第0619章 IBM的麻烦(1/2)
……
方圆电脑公司的太极-ii,之所以在性能上领先同期竞争的克雷公司的cray-2/8那么明显,根本原因在于超级计算机架构设计上的不同。
简单来讲就是,大家对“并行”的理解和实现,存在着重要的差异。
这一点,在最重要的计算机部件,即cpu——中央处理器上,体现得更集中一些。
在原本时空个人电脑如同普通家电一样大行其道的时期,微处理器基本上等价于cpu。可事实上,cpu的发展也分成数个阶段。
1970年代初,三个研发项目几乎千树万树梨花开地一夜成为微处理器产业的先锋,即英特尔的intel4004、德州仪器的tpaqdeskpro。开始和ibm-pc/xt以及ibm-pc/at面对面地抢生意,已经赚了好几亿美元。
现在制造一台ibm-pc兼容机的难度有多大?
首先,ibm在免费公开ibm-pc规范后。唯一留在手里的技术壁垒——bios,已经被彻底攻破。包括logies、awardsoftware在内的好几家公司,都山寨出来了百分之百的兼容bios,进而成为供应商。
其次,戈登·坎贝尔在离开seeq公司后,高举“无工厂生产”概念的大旗,从来自日本等方面的投资者那里获得投资,在硅谷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专门研发ibm-pc主机板上的兼容芯片。而且通过优化,集成度更高,直接让成本降了下来。
最后,英特尔cpu的第二供货商也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兼容产品,让ibm垄断微处理器的计划泡了汤。与此同时,微软的操作系统ms-dos可不管什么正牌机和兼容机,拿钱来就给你拷贝。
就这样,即便一个类似苹果公司当初创业阶段的那样无名车库,也能非常轻松地把现成的cpu、主板芯片、bios等等部件,组装成一台ibm-pc兼容机。然后拿到市场上,以更低的价格出售,而且利润还往往比ibm来得高。
这种ibm-pc标准阵营内部的不受控制的无序竞争。直接让蓝色巨人自己的正牌ibm-pc在性价比上毫无优势可言。
感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ibm恨的咬牙切齿,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它只有干瞪眼的份儿,根本拿不出有效的应对方法,除非另起炉灶,拿出一套新的ibm-pc标准,将现在的ibm-pc/xt和ibm-pc/at兼容机彻底踢出局。
另外,非常占用资金的个人电脑业务受挫后。严重影响了ibm的现金流动,使得财务报表非常难看。这也是管理层忧虑的真正原因。
而约翰·埃克斯接手了首席执行官的职务后,还看出了ibm隐约有一种开始走下坡路的趋势。去年公司总收入只增加了1%,并且利润不升反降。
这些情况综合下来,让约翰·埃克斯和董事会有些心里发慌,不得不开会讨论,最起码先想出来一个办法,让公司的现金流报表数据不至于那么糟糕。
在进入这项议题之前,会议首先宣布了两项人事调动——输入系统部即esd,也就是原来的ibm-pc部门,其现任总裁唐?埃斯特利奇,转任ibm全球制造业务部的副总裁,空出来的位置,由最初启动“象棋计划”的比尔·洛沃接任。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