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海盗王朝:第十篇》(2/2)
云泽彦正因为他的义母,说道:“岛上没什么好吃的,儿不要介意,以后回到岸上会有的。”
即使是这样,她还把很多野味都夹给子故牵,让他吃。
故牵也是引以为常,因为一年来,母子两人很多时间都会这个样子,非常的令人羡慕。她还说道:“明天我们再带着物资去码头,秘密交接。”
故牵听后,乃甚是喜悦。道:“哇,娘,一年了,你终于肯带我去新的秘密交接点了。”
他放下碗筷,嘴里还咀嚼着东西,说完还咳咳嗽嗽的。
导致他把食物噎在了嗓子里,云泽彦还要无奈的去帮助他咽下这口食物。顺势也回复道:“哎呀,你说你,不至于的,瞧你就激动成什么样了。”
喂完水吃完嘴,她坐了回去,还很宠溺。“新地方,一定非常非常,所以一直没让你去。”
“这不!”她双手一摊。“安全了,就带上你了嘛。”
这反倒是更加引起了故牵的好奇心,就没有继续吃饭,而是接着话题,一点点座位离义母近些,所问道:“那……儿子能现在就知道地点吗?”那眼神、表情,都在透露着,故牵有深重嫌疑的可能。
但云泽彦可不这么认为,而且单纯的觉得,是故牵的好奇心太重了,所以就想“不行,必须吊着他。”,所以,她对子故牵说道:“不能!”
而且她还是仰起头,一副很骄傲,故意吊人胃口的样子,用下巴和鼻孔看人。
这一幕真的很温馨,云泽彦也抛开了那副女王之风。
明知道义子非常想知道,不知道的话可能会疯掉,但她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不告诉。还说:“我就是不告诉你,等明天我们一起去了不就知道了?”
子故牵无奈,饥渴于秘密之下,但对方是母亲,即使是义母也不能再三询问和审视。
只能释放着委屈,说道:“偌,儿愿听母亲之言。”
全身无力,瘫倒在餐桌上,试图使用苦肉计来获得。但对义母来说,这依旧没有作用。最后,他终于放弃了,拿起碗筷开始继续吃饭。
而此刻,云泽彦吃完了,来到床边,开始翻找东西,也不知道是啥,足足找了五分钟。
看的故牵都不好意思了。“娘,我来帮你吧!”
义子的话音刚落,她就找到了那样东西,顺势说道:“终于找到了,我还以为丢了呢。”这是一把剑,透过剑鞘可以看到剑身由白虎纹镶制而成,剑柄和剑身之间,刻有二字,非常的醒目有端庄。
云泽彦呈着它,两个字也漏在外面,是【旨天】。然后背面相邻的位置,还有三个字,是【仿制品】。但竟然看出了比任何佩剑都好的品质。
“虽然是真迹的仿品,但实用度、坚韧度和他削铁如泥的原有力量,绝不容小觑。”
她将这把剑慢慢地、很有仪式感的递给了子故牵。
“据说,真迹在我家族的墓里,我无法找到,只能为你寻来这把仿品,比我的【玉狐仿制品】还要厉害,请珍惜。”她类似于传授的方式,送给了义子。
似乎有一些伤心,她坐回座位上。继续道:“原本是送给那个逆子的,但想想——他不配。”
心不甘情不愿的看向子故牵,并漏出迷人的笑容。
话还没有完,接着道:“跟我生活了那么多年,我对他,就像是亲生母亲,特意为他寻获这把佩剑,等他成人的时候,当做成人礼赠予他。”
渐渐的,云泽彦又开始沉迷于回忆之中。“但现在,他是你的了,记得要让他辉煌。”
就此,故牵接受了,也深刻的记住了义母的交代。
————————————
次日,四月份的三次上朝大会,迎来了最后一次。文武百官聚集在紫禁城中,等候皇上上朝。
级别高一点的官,都在殿里等候跪拜,其他都在外面。
而在这一刻,这一点时间里,朱廷春变成了那个严肃、高冷又充满威严的人。每踏一步,就犹如踩过先祖打下的江山,掌管着所有大明人民。
当他身着亮眼的龙袍迈进皇宫门槛那一刹那,风吹动着,掀起波涛汹涌般龙尾。
然后坐在转身的时候,听到了那句已经腻歪的话。
不过他非常享受,毕竟自己生在太平盛世,在自己的领导下,大明一直没有下风,总是在最前沿。甚至还设立了很多新部门和政治变化等。
上朝结束,商议也结束,他来到了书房,说好的面见兵部尚书和刑部尚书,就不能失约。
可谁知,竟然还来了一位对手,那就是郝丞相。
他早就引起了朱廷春的怀疑,但因为身处要职,又广善交朋友,朝中很多人都很支持他,而且也没有掌握他谋反的证据,就这样一直过到现在。
“臣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这句话语气表现非常尊敬,但暗地里却是很敷衍。
郝丞相受皇上平身后,选择优先说自己的事。
他看了看两位尚书,纷纷鞠躬。道:“皇上,臣发现云泽彦近日在海上活动的踪迹。”两位尚书瞬间惊呆。“试图一再抢劫运往我大明的武器和资源,有造反之心。不仅如此,她这十几年还一直欺君,说自己死了?”
朱廷春全程表示惊讶,但继续聆听。郝丞相继续道:“光是十多年前的事,就足以砍她十次头,现在她又要阻挠我大明;阻挠吾皇的威严啊。”
“请皇上准许我之前的特权,动用她附近的知府兵力,然后出海拿贼,献给吾皇。”
两位尚书纷纷点头,也加入到此件事情中来,并非常同意郝丞相过的说法。尤其是刑部,他说:“对呀皇上,当年她杀害左丞相,最后亲自在您面前死去,结果是假的?那么这件事,就不算完,请皇上下旨吧!”
朱廷春明知道是郝丞相在逼自己,但就是不能阻止。而且两位尚书也是大明的忠臣,不知道真相而已。
又没有掌握证据,他们不会相信的,就算是威严也会诋毁自己的名誉和人格。不耐之下,他只好遵从郝丞相的话,写下了让河间府配合的圣旨。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