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纠结(1/2)
徐灵溪对于自己的定位还是很清楚的,所以对于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她也不是采取那种必须要赶上的态度,就算赶上了很可能金陵那边的百姓也不会买账。
所以干脆还是在本地搞点活动,最起码在这里有群众基础,不管搞什么都会有人来捧场,像那么回事。
在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了,那就是当一家店门前排队的人很多的时候,一些不明真相的路人都会莫名其妙的来排队,想要尝尝店里到底是有什么样的美食能让这么多人争相购买。
但如果店面冷冷清清的,甚至连店里都没有人在光顾,那大家心里就会觉得这肯定是一家做的东西不怎么好吃的店面,要么就是食材不卫生,要么就是掌柜的不亲切,总之店里冷清肯定是有问题的,这就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当所有人都这样认为的时候,大家就都不愿意进去,大家不进去店里就越是没有人。
有的时候人们口头上说的“捧场”是的的确确有其中道理的。
如果就这样贸贸然前往金陵开店,徐灵溪都能预测到未来她的发展情况,哪怕是在一条繁华的主街道上,她也很难保证能够成功的拉到客人。
因为主街上的店面那么多,当地的客人为什么不去吃已经习惯口味的别人家,而来吃你一个新开的店面呢?反正在荆州这个地方是很少有人有猎奇心理,很少有人会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前来光顾的。
这也是跟当地的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荆州的地理位置对于整个大宁国来说是比较偏僻的,背靠草原,也没有什么河道,所以交通方式就只有陆地,而他们的经济水平也因为交通方式的不发达而滞后许多,经济水平决定了消费水平,他们的消费水平注定不会太高。
对于他们来说,钱是要花在刀刃上的,如果他们消费了,那他们就一定要看的那种很踏实的回馈感,哪怕是他们用钱来吃了一顿饭,最起码也要吃饱饭。
所以他们宁愿选择那种经常去关顾的老店面,也不会怀着好奇的心里去光顾街上开的新店面,除非等到有人前来新店面消费之后并且给出好评,他们才会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过来消费,如果第一次消费给了他们很大的满足感,那基本这个客人就被留住了。
正是因为徐灵溪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能在荆州这个地方,短短半年之内就将生意做大,因为她知道,在这种经济条件不那么发达并且生活节奏慢的地方,要是想做好生意,那就只能靠口碑。
这些经验也是她在这里生活的这段时间总结出来的,从宏观上来讲确实是这样的发展规律,但她还没有到金陵去看看那边具体是什么样的民风,所以也不知道应该走哪条发展路线。
不过以她的经验来看,只要能够做出让大家感到新奇并且好吃的东西,应该就可以在众多吃食店当中拔得头筹。
毕竟新奇的东西谁能不喜欢呢?而且金陵那边的整体经济水平都比荆州这边要高很多,荆州的民众不敢猎奇是因为穷,金陵那边倒是不至于有这样的问题吧?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