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东宫(1/2)
由于边境动荡、内部反叛,朝堂上一片哗然,众人都十分忧心,盼望着皇帝拿主意。纪氏子弟们此时除了帮着皇帝痛骂叛贼、讨好男宠们以外,不敢多说什么,生怕皇帝派他们去平叛或者安抚百姓。
慕容婉儿安抚着纪梁思道:“你放心,我一直在陛下身边,会好生相劝的。等仗打赢了再派你去安抚百姓,这样一举多得。”
鲁王擦擦额头上的汗珠,握着婉儿左手不放,一直重复着:“有劳你了。”
慕容氏不禁有些好笑,皇帝最是知人善任,这种需要真本事的事情哪里会让你去做?
她如实告诉皇帝后,皇帝也是一脸无奈:“此事事关重大,你去告诉他,他的脑袋丢不了。唉!等河北情势稍安,梁承率兵过去打一打立威吧,他留在京中坐镇纪家就成。”说实话,她两个侄子虽然忠心,但才能是一点都没有。论起储君人选谁最合适,自然是长孙敬,可惜他早亡,不然自己也不至于这么幸苦。可若是他还在,自己又岂能做得了皇帝?长孙章才干不俗但心性脆弱,长孙哲是个没用的,长孙睿(纪睿)是好孩子,能忍得下屈辱,可才干是真的不行。别人忍辱负重是为了再谋大业,他忍辱负重只是为了活着。
如果纪氏兄弟有一个才能出众之人,何至于她久久不将东宫之位传给他们其中的一个,一直让睿儿坐在上面战战兢兢?
慕容婉儿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但也明白这些道理。东宫之位需要纪氏血脉继承,可天下人中十有五六都心向长孙家,纪氏兄弟不成材,纪睿做太子好歹姓纪,天下人也认同长孙氏血脉。纪梁思可借不可靠,她还是要和长孙氏搞好关系的。
由于戎狄攻陷冀州、河北震动。魏州刺史无能,朝臣们建议调一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去做刺史以稳定局势。有不少人推荐了刘新忠、朱成立等人,纪氏兄弟则推荐自己交好的臣子们,两派在大殿上吵得快要打起来了。
慕容婉儿在后面看着,摇头道:“‘樱桃’和‘杏子’就差打起来了。”现在“樱桃”类不再是长孙氏族人,而是纪氏一族。纪明容在他们推荐的人选中抉择了半刻,最后道:“命人起草诏书,起用怀文惠为魏州刺史。”婉儿从殿后走出来,写下诏书。
众人不敢再说话,纪氏一党气得满脸通红,而心向大魏的大臣们开心地对望着。过了两月,前线来报,叛乱者闻听怀文惠被起复,不战而退。魏州百姓争相立碑颂德。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