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不想忍了(2/2)
朝堂之事和私下的交情,风临渊分的很清楚,之前夜倾城和徐放没提出两国合并之时,他短期内没有进犯南韩的打算。
可是夜倾城和徐放主动提出合并之事,又无法处理好南韩的官员与百姓的情绪,把大燕拖入这巨大的泥淖里,那就怪不得他动手无情了。
夜倾云闻言,却是喜的跳了起来,夫妻二人素有默契,但每一次当二人一起做出相似的决定时她还是会情不自禁的欢喜雀跃起来。
喜滋滋的与风临渊拉开了些距离,她望着风临渊的眼睛兴奋道:“真的吗,你和宋西洲都打算继续南征,那樊丞相怎么说,他是文官出身,难道没有反对吗?”
“只是私底下商议一番,樊秀夫虽是文官,但做了这么些年御史,得罪了那么多人还能稳坐相位,他可不是一般人。”
风临渊心猿意马的享受着夜倾云主动的亲昵,双手小心翼翼的揽着她的腰后腰以防她跌倒,声音更是柔和:“两国合并之事提出来后,本来朝臣们都还挺高兴的,可这段时间以来,南韩的弊端日渐显露,头脑发热的人也冷静了下来,再提起来,倒是比之前更理智了。”
“我之所以提出用兵,是因为银羽卫如今就在南韩,且最近半年,姑母和银羽卫的合作越来越默契,我是觉得我们胜算挺大的。”
夜倾云认真道:“本来两国合并若是顺利的话,再用十几年时间潜移默化,让南韩百姓接受大燕的统治也挺好的,可现在你看,就算百姓接受了,那些当官的,掌权的也不会安分,还不如和当初的北慕,离国一样,先打一仗,把那些当官的打疼了,打怕了,才能让他们安分下来。”
当初离国皇室被团灭,就剩下了一个掀不起什么风浪的离忧,北慕更是连军队和皇帝全被诛杀,傅未央虽然保住了一条命,但也无所建树,如今想给南韩一个温和一点的结局,他们自己不争气,又岂能怪别人雷霆手段?
“我先让宋西洲和各部做好准备,暂时观望一下南韩的态度,天灾过去后,再做决定。”
夜倾云自然是无比赞同的。
转眼二十几天过去,南韩饿殍遍野,灾民成千上万,大燕几百万石粮食运入南韩,在夜倾云开设在南韩的粮行里免费放粮,在野外施粥,救人无数。
用孤雁山的人的话来说:“我们皇后娘娘幼时多受南韩陛下照顾,如今两国虽然在交战,但那时人祸,洪涝却是天灾,天灾面前,大燕无法袖手旁观,请南韩百姓尽管安心接受皇后娘娘的支援,日后两国该如何还是如何,与百姓无关。”
一时间,南韩百姓无比庆幸他们这位帝位尚不稳固的皇帝年轻时在大燕生活过几年,对素未谋面的夜倾云却是感恩戴德。
连连称赞“大燕皇后当真是菩萨心肠啊,前线还打着仗呢,却能放下芥蒂,给我们放粮施粥,大燕百姓可真有福气!”
南韩受难百姓逾二百万,受惠的百姓自然不少,关键是这些百姓对夜倾云的称赞就跟长了翅膀似的飞到了南韩的大江南北,就连没受难的地方的百姓也对夜倾云交口称赞,一时间,好像忘了夜倾云只是大燕皇后,而不是南韩的帝后了。
只不过,百姓争相夸赞的事情穿到了韩京,就没那么好听了。
韩京门阀众多,夜倾城和徐放分别失踪的那段时间,门阀崛起,尤以周氏门阀和元氏门阀最为突出。
彼时,就任南韩礼部尚书的元氏掌家人元丰对着大殿上的大燕使臣,也就是慕秋以及礼部,鸿胪寺的一干官员干瞪眼。
“燕国这是什么意思,如此堂而皇之的收买人心,当我们大韩无人了吗?”
慕秋是风临渊一手提拔上来的,近几年风临渊让他连续在六部中做事,担任的职位虽然不高,却都至关重要,朝中大臣都看得出来他这是要受重用的预兆。
如今被派遣出使南韩,也的确没辜负风临渊对他的信任,只听他冷静道:“元大人何出此言,这跟南韩有没有人有何关系?
我们陛下和皇后娘娘说了,天灾无情可人有情,何况皇后娘娘还叫了南韩陛下那么多年的大哥,难道天灾面前,为了两国争锋,元大人还要我们袖手旁观不成?”
慕秋这话可谓是一点面子都没给元丰留,元丰气的只想打人,碍于身份却又不能发作,只得强硬道:“好一个巧舌如簧的后生,你可知,你们这是干涉我大韩内政?”
慕秋正欲说话,上首的夜倾城缓缓出了声:“好了元爱卿,无论如何,燕国能在这种时候施以援手,我大韩应该感谢人家的好意。”
夜倾城即便是穿了龙袍,也还是那个温润如玉的翩翩公子的模样,只是,这样开口,便多了几分不容反驳的威严。
元丰宦海沉浮几十载,深知夜倾城是乐意接受大燕支援的,自己这时候应该闭上嘴。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