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番 旱灾(1/2)
一个事不管怎么样都有新鲜度,唐婉竹选入太子妃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来府上贺喜的人也逐渐少了,城内谈论的热度也渐渐淡了下去。
唐婉竹也似乎从之前的阴影中出来,又回归到了之前的生活。
唯一不同的是,自从太子妃的事定下来后,自己的生意比以前好了很多。
就拿粮铺来说,之前从来没合作过的酒楼,一下就来了不少订单。
虽然说生意好起来是好事,但是唐婉竹总感觉是司徒浩带来的,让她很不舒服,自己明明有能力经营好。
自从上一次司徒浩走了,已经有七天,唐婉竹有时候闲下来,竟然还会在想对方在干嘛。
而此时谁也没想到,天御王朝的灾难正在悄然逼近。
“父王!南方的干旱已经半年有余,如果再不赈灾的话,我怕百姓难以熬过这次危机。”
朝堂之上司徒浩正在为百姓请命。
“太子多虑了,历来干旱也有过,当年先帝在位,北方大旱一年有余,还不是照常度过,也没出过大事。”
反驳司徒浩这人,剑眉凤眼,看似和善的外表下,让有有种捉摸不透的感觉。
他就是亲王,司徒冉,也是当圣上的亲弟弟。
按照天御王朝的传统,只要是皇室直系血亲都有机会继承皇位。
所以现在的朝堂,也因为他们两人分成两派,一派拥护太子,一派拥护亲王。
“微臣,同意亲王的说法!”
“禀圣上,微臣认为,太子说的更有道理。”
很快,两派的大臣纷纷站队,开始互相争执。
坐在龙椅上的皇帝,看着下面的朝臣争的面红耳赤,有些头疼,这种事,几乎在每天的朝会上都在发生。
“好了,都别吵了!”
皇帝一句话,下面的人哪里还敢说话,都安静了下来。
“燕卿,对于赈灾的事你怎么看?”
皇帝看着一直在角落,不做声的燕南。
燕南正是燕明的父亲,对于朝堂上的事,他一直都是中规中矩,很多时候决定不下来的事情,他都能看透,同时燕南也是皇帝要好朋友,两人从年轻时候便在一起共事。
看到自己被点名,燕南在众人如炬的目光中悠悠的走了出来。
“回圣上!微臣觉得太子和亲王说的都有道理。”
众人原以为对方会说出什么高论,没想到最后跟没说一样。
皇帝看着他,慢慢从椅子上起来,走到他身边,悄悄在他耳边说道。
“你个老东西,让你拿主意,谁让你放屁。”
燕南看着皇帝笑了笑,轻声回复:“那皇上希望我帮谁?”
“你说呢?”皇上也是老奸巨猾,没直接说。
燕南虽然嘴上那么问,但是心中却早有了定论,毕竟他跟皇上共事不是一天两天了。
“好了,燕卿,你就大胆说说你的看法吧!”
皇帝抬起头,故意放声。
“回皇上,臣认为,亲王说的有理。”
皇帝一听,皱了皱眉头。
燕南看到他的模样,偷笑了一下,继续道:“不过微臣从实际出发,觉得又有些不符合南方个情况。”
皇帝白了他一眼,说道:“你且说来听听。”
“回圣上!先帝当年之所以干旱没拨款,是因为北方原本温度就低,加上有在地窖储备粮食的习惯,所以就算不拨款也不会有太大问题。”
说着燕南看了看太子,继续道:“但是南方干旱缺与北方不同,南方虽然干旱,但是因为以前都是潮湿为主,存粮容易腐坏,所以就没有存粮的习惯,这次突然大旱怕是难以和北方相比!”
对于燕南说的,很明显是倒向太子,但是因为说的在理,亲王派也没法反驳。
众人最后还是看向了皇帝。
“恩,燕卿说的有理”皇帝对于燕南的回答还是相当满意,于是道:“朕决定,此次南方赈灾一事便有太子负责押送赈灾粮款。”
皇帝这样做是在为太子铺路,为以后打基础。
司徒冉看大势已去,也上前请命:“皇兄,太子之前已经选好太子妃,这次运送赈灾粮款之事便交由我来办吧。”
既然自己的意见被反驳,那么至少自己还得出份力,也好拉拢人心。
皇帝看见对方那么说,一时不知如何回答,看了看太子。
太子欣然上前:“父王,儿臣的事跟天下百姓比起来只能算是小事,何况皇榜昭告也需要三个月,这次我去赈灾,来回只需两个月,到时候再回来完婚,这样两不耽误。”
“既然太子那么说了,那就不改了,三天后你就出发吧。”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