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香囊(2/2)
说这话的人,正是京城大将康珪,他本是武将出身,这几年边疆稍稍平复一点,他便回了京,更是身担拱卫皇城司的职责。
但这几日不知怎么回事儿,边关书信频发,只说是外敌屡屡入侵中原,惹得大家伙都头疼不已,自此,便有了今日康珪殿前请命一事。
还未等他说话,皇帝心中便已经明白他到底要说什么,却还是温言待他说完。
“如今西边边境屡遭戎狄侵犯,吾等中原男儿,自然要好好担起保卫家园之责。力求击退戎狄,保卫我朝疆土,拱卫我们的妻子儿女。”
他本是武将,素来都看不惯文臣之间的那些党争和勾心斗角之事。此时,自己这一番话说出来,若换了平日在军队里,将士们自然是高声一呼,纷纷都喊得震天响了!
“卿年岁已过四旬,若是在这般埋头苦干下去,恐怕不利于调养身子呀。”皇帝此言一出,似乎是在婉拒此事。
“保家卫国,为何又要畏惧着年纪之分,老臣虽已快入知天命之年,却也不甘心如此下去。”
康珪之言,句句掷地有声,可在这朝堂之上,满室皆静,周围的人讳莫如深,不便多言,纷纷四目相对,这会儿都没个决策。
大家伙心里头都猜测的是,这康珪若是不担任这拱卫皇城之责,霎时又将会落到谁头上?
这守卫皇城司可是重责,一个不小心,若是落到了他人的手中,皇城的安危职责,还指不定被谁夺了去,自然也是不能疏忽,大意不得。
此言一出,立马就让座上的皇帝盘问起来,“那不知众位卿家,究竟又要推举何人?皇城拱卫司职位重大,这东西也是马虎不得,众位卿家也都心知肚明,不如这样,朕也听听诸位卿家的意见。”
在座众人皆惊,心如战鼓擂擂,似是在等待着皇帝说出自己的想法。
“怎么,众位卿家没有自己的想法吗?”
皇帝坐在上头轻笑,仿佛有些不敢置信,而人群当中,传来一阵高呼之声。
“臣等,举荐二皇子主管皇城拱卫司。”
语罢,倒也让大家伙都去留意这人是谁。如今,朝中维护宋明清的人甚多,有人说这样的话,倒也并不显得奇怪,只听这话音刚落,大家纷纷便去留意,坐在上头的皇帝的表情。
宋明清见此,也是立马抱拳,微微俯身道:“儿臣愚钝,不能担任如此重责。还请父皇多加考虑,切莫别因为儿臣此等愚钝之人,误了江山大事。”
愤怒或是欢喜?
大家纷纷都开始窥探起来,少顷功夫,皇帝依旧没什么其他反正,语意淡淡,依旧只是笑着。
“大家都这么想吗?还是说众卿家还有其他的想法?”
自国朝开国以来,也没有皇子担任拱卫皇城司的职责。若是今日他答应了,便是开了先河。
从古至今,坐在那宝座之上的皇帝们,谁人不害怕恐惧自己权责旁落,兄弟阋墙,父子相争之事,又是何其多?恐怕也是无人敢将此职责交给宗室中人。
若是真如此做了,恐怕众人对待宋明清的态度,又将更顺势往上而去。
“大家伙既然都不说话,想来,自然也是没有人敢多加反对了。”
四周寂寂之声,似乎只留皇帝一个人声音的回响,旁人都纷纷不敢多言,唯恐皇帝阴晴不定的言语会影响到自己。
“那便按照众位卿家的意思办吧,授予二皇子宋明清拱卫皇城司之责。”
话音刚落,让下头跪着的好一些人都不敢相信,这件事居然是真实发生的。
国朝今日,是开了拱卫皇城司的先河。
到时候,也的确有好戏看了!
台下众人,都是个人有个人的心思,有几个还止不住的微微探头去看皇帝的神情。
无奈,身后的帷幄盖住了一层又一层,似乎是给皇帝盖上了一层华丽的影子。
没有人知道为何皇帝会答应这样的事情,作为皇帝,他自然有他自己纵横着的心术,无人敢去揣摩,更无人敢去过多的左右。
拱卫皇城司的命令一下,外头的雨丝夹带着阵阵的寒意,仿佛悉数落了下来。落到了地上。
天气真冷啊,仿佛就像当年自己第一次戍边之时那般冷,下朝之后,康珪走出大殿,冷冷的把身上的大衣裹紧,往宫外狂奔而去……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