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kk.net
首页 > 历史军事 > 回到三国当黄巾 > 三国资料大全·三国骑兵的行头和种类(4)

三国资料大全·三国骑兵的行头和种类(4)(2/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之超级食神 绝世宠物 位面之幻想世界 药王传人在都市 我的26岁美女董事长 兵者为王 重生北方往事 超武群侠传 道具要逆天 永无安宁

<

射手的武器是一把杀伤力强大的反曲复合弓,由角、木材和动物的肌腱制成。木质核心作为框架,牛角薄片置于木架内,肌腱干燥后用胶水浸透,粘在弓臂侧,弓臂两端加上牛角。箭长约30英寸,弓袋和箭囊一体,这是西徐亚箭手的通用设计,到了帕提亚后期和萨珊波斯时代,分离的弓袋和箭囊开始应用。大约在200bc,出现了套在拇指上的扳指,质地各异。系在腰带上的斧头、短剑和匕首是箭手的第二武器。<

<

帕提亚军中还有背着鼓的驴或骆驼,没有发现帕提亚人有使用战象的记录。军旗的尺寸样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龙旗(见上图)(不知道这个龙是不是从汉朝传过去的),青铜龙头,丝制的龙身。据信龙旗还起风向标的作用,这对弓箭手是很有用的信息。其它的旗帜还有马、神、日月星等等<

<

<

铠甲与兵器<

<

铠甲,普通士兵是熟牛皮制成的护住前胸背部的皮甲;高级一点是鱼鳞铠,几千片铁片密密麻麻的,而且是汉代士兵的最好装备,因为铁黑色,所以又叫“玄甲”<

<

文学作品中有时也用做铠的代名词。还记得丞相破魏?玄甲数千是极大斩获,而且说明魏出动的是相当精锐的部队而且损失惨重。<

<

说甲就不能不说盾,盾在当时更接近防御工事而不是兵器,盾小橹大,都是一东西,一般是木制,出土的漆盾记得两厘米厚。蒙皮铁盾几乎不存在<

<

太重。小盾也有,叫啥“钩镶”之类的,据说是前面带有钩子的小盾,能锁拿敌人兵器,而且本身也有一定攻击力。不过使用要相当技术才可以。环首刀配合钩镶就是长兵器的克星。不过想来这种兵也不容易训练。<

<

至于大盾,是先秦时吴地的比较有名,所以也叫“吴科”,屈原楚辞里有句“……操吴戈”有人认为就是“吴科”之误。<

<

关于刀剑说,环首刀的环是缠布绑在胳膊上避免掉落的。越长环首刀越难使。出土文物显示孙吴士兵环首刀平均长度是70多cm。而蜀汉是120cm可见两国士兵战斗力和锻冶水平。长刀外还有随身短刀,因为贴大腿挂叫“拍髀”应该算是长匕首吧。<

<

戟,三国的重头兵刃,长短都有,规格不同,步兵的一人高,骑兵的越长越厉害,不过也越不容易使。形制简单的戟就是一横一竖如“卜”形。三国出现“雄戟”横上翘,竖加了个弯钩。典韦死前发威使戟“一叉入十余矛摧”就是用的这种雄戟。<

<

另外三国人多以短戟护身,孙权投虎,刘备砸说赵云坏话的,董卓砸吕布,都是它,可见其广泛应用。而且用短戟还是高超的武艺“余少晓持复,自谓无对;俗名双戟为坐铁室,镶楯为蔽木户;后从陈国袁敏学,以单攻复,每为若神,对家不知所出,先日若逢敏于狭路,直决耳”——《曹丕传》<

<

矛槊,和戟长度啥的差不多,就是一木棍插上各种头。最长的矛是东夷传里记载的三丈的矛,估计是用来破骑兵的,骑兵列阵平矛冲锋威不可当,散战戟有利。<

<

弓弩,计量单位分斤(0。2228公斤),钧(三十斤),石(120斤与普通度量衡不同),一般弓用斤,弩用钧,石。一般弩是三十弦一弓,诸葛弩失传,大残念。骑兵也有专用弩,实物已经出土。后汉三国善于弩射的就陈王刘宠一个,左右开弓的象董卓之类的也是猛人。便弓马的就忒多了。最重视造弩的当然是蜀汉连制造人都要刻上名字以追查责任。<

<

至于剑当时基本不算兵器了,就是无聊文人装风雅的东西,也就是曹丕、鲁肃有钱有闲的才练。至于练好了好象也是门技术。<

<

拋石装置,曹操在官渡之战使用一种拋石车,因拋石时声音很大,所以命名为‘霹雳车‘。为史书中最早有记载的拋石装置(资治通鉴:袁绍在营中堆土成山,建立高楼,向曹营射箭…曹操建霹雳车,用巨石攻高楼,一一摧毁)。其原理是利用杠杆原理拋石来攻击敌方城池或城防设施和人员。南北朝后期发展成一种舰用水上拍竿。隋灭陈的荆门水战中,隋舰在前后左右装有六座巨大的拍竿,高可达五十尺,击沉陈军战舰十余艘,威力惊人。<

<

骑兵,三国时代骑兵已大量被使用。北方人习马,曹操娴熟的骑兵部队常成为吴、蜀两国的恶梦。不过三国时并未成熟发展出重骑兵﹝重骑兵定义:马匹和骑士皆披覆铠甲﹞,当时虽有少数重骑兵但不多,一直到南北朝时,才被普遍使用。<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钢铁雄心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最强合成旅 惊涛落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