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192:爱惨了那女孩(2/2)
习惯了一个人吃饭、-个人走路、一个人逛街、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听音乐-.也.许孤独真的是一个酒鬼,它欲罢不能,环境越凄迷,它就越泛滥。有孤独的人想要将其根治,却束手无策。正如周国平所说:“孤独是人的宿命,爱和友谊不能把它根除,但可以将它抚慰。”是啊,我们还有爱,还有友情和亲情,它们与孤独为敌,为我们扫除忧伤,驱走阴暗。有时候,明明可以是两个人或者更多的人一起做事,一起欢乐,可是为什么就一定要让孤独得逞,而让它欲罢不能呢?
焦虑有一个别称叫“无中生有”
每个人都有一颗不安的心,这颗心伴随着人们走过那些不安的岁月,可人们会发现有一部分人却把这种不安的感觉放大了,以至于陷人到自己编织的故事当中。这个故事充满了陷阱和伤害,他们明显地感觉到了恐惧,这种恐惧会表现在外在的身体上,寒冷、心悸、呼吸困难甚至窒.....
焦虑是无孔不人的,他们时刻伴随在你身边。当你面临一场考试、当你要见心仪的姑娘,这些简单的心理状态会立刻出现,让你感觉到惴惴不安,也是在强迫自己做出某种调整和改变。其实,正常的焦虑会使你能更好地完成自己所焦虑的事情,因为焦虑的过程其实是反复的思量和不断的进化。
湖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从你出生的第一天就具备的一种情感,因为婴儿从母体温暖舒适的环境里一下子到另外一个陌生的环境,这是婴儿或者说是人类体验到的最大的焦虑。所以我们人类出现焦虑情感的基础是出生时离开母体的瞬间所感觉到的分离感,这也是我们无法拒绝的伴随一生的情绪。
毕业之后,从象牙塔里出来的男生和女生都迫不及待地踏入了陌生的职场,去为自己的生存而拼搏,他们往往接受较高难度的工作和沉重的心理压力,随之而来的就是婚姻。结了婚,也就没有之前的骄傲和自由,等待他们的是照顾家庭和教育子女,他们一一个个被锻炼成了强大的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而引信就是莫名的烦躁、焦虑、紧张。心理专家研究,大部分女性在婚后都有焦虑症,她们患得患失,尤其是在家庭、子女教育及工作这3个方面最容易产生焦虑心理。而目前我国大约有6000万患者,这些人群其中有将近一半是广泛性焦虑,也就是无中生有的焦虑、提心吊胆、惴惴不安。
还有一种焦虑是人们有时候的行为及后果超出了自己原有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尺度,当个体因为做错事而感觉到羞愧、自惭或者自卑感,这种道德的自我惩罚就会产生焦虑,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道德焦虑。道德焦虑是自我超脱的一种放纵和解脱。产生这种情感的人大多是具有很强自我的人,他们有自己较为“超我”的价值尺度,他们会自动地产生应对环境变化的控制力以及自我有益的释放。焦虑对这样的人有很强的调节作用,在这里焦虑成了某种行为方式的信号,也是一种自我排遣的需求。
按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分析,自我应用防御机制来保护个体不受焦虑的侵袭,而一旦启动防御机制就意味着自我应对能力的减弱。他其实告诉了我们,只要我们不进行负面的自我暗示,就很难产生焦虑的情绪。焦虑的消长取决于人们自己的抉择,它有一个别称叫作“无中生有”
来自摘抄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