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7章 暗涌(2/2)
瑾王府外却不似府中的安静祥和,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大量的学者涌入京城,一时间书会、诗会、赏花会此起彼伏。
文人雅士齐聚,各种名目繁多的聚会就成了他们彼此拉近关系的桥梁。
想在会试之前迅速建立起自己关系网的,想借此攀上后台的,还有想结交志同道合的有志之士的,无不频繁来往于各种聚会。
没过两天,一首观刈诗就在学子之间流传开来。
此诗用词朴素,却生动形象的描写了一场丰收的忙碌场景,让人读之放佛置身其中,细细品后无不为其拍手叫好。
自皇上登基以来风格偏向华丽,上行下仿,近年来会试的文章诗歌无不以词藻华丽著称,这般清新简洁,朴素自然的诗歌一出,异帜独立,瞬间吸引了不少人关注。
诗歌虽不是当下流行的华丽风格,可却形象的描写出一幅丰收的画面。如今接连两年江南水灾之后,又遭遇西北大旱,暴民生事,皇上为此数次发怒,若看到这样一首描写丰收的诗歌,没准就投其所好了。
几大家族也嗅出些问道,大鱼大肉的吃腻了,清粥小菜就比较入人心了。
更何况,这诗中描写的场景却正对人胃口。
若是运作得当,没准就得了皇上青眼。
诗歌传到几大家族耳中,当即就有人让自家子弟私底下打听这首诗的出处,让族中子弟试着结交一番。
主考官的事到现在还没敲定,如今能多抢得一份资源是一份。反正即便最后没成,自家又不损失什么,不过是年轻人白结交一个朋友罢了。
不过奇怪的是,这一打听,竟然没人知道此诗的出处。
最开始是几个出游的学子在京城外的驿站旁听人念的,等他们细细品味一番,出去的时候人已经走了。
如今进京赶考的,那个不希望自己能先博个名气,争取给主考官留个好印象。
没道理自己的诗出名了,人却躲了起来的道理。
找不出人,干脆就不找了。
这个消息第一时间传回了几大家族。
几大家族之一的王家长辈得知此事,嗤了一声道:“沽名钓誉之辈,不过想待价而沽而已,不用找了,既然有所图谋,时候到了,自己就出来了!”
眼下不出来,不过是目的还没达到而已。
不过他们这样的人家,最不怕的就是这种有所图谋的人,真正无欲无求的,他们反而还不能放心了。
本来就是利益交换,你要摆出副无欲无求的样子,他们还怕你别有图谋。
不管如何,这首诗却被惊中学子广泛传颂,三五学子聚在一起,难免拿出来讨论一番。
用词都很简单,堆在一起却恰如其分,字字精妙,字里行间,一片生动的丰收的场面就跃入脑中,仿若身临其境,让人为之喟叹。
偏偏做诗的人却躲了起来,就更引起人们的兴趣和猜测。
不过王家的长辈说得没错,充分吊够了众人的胃口后,终于有学子跳出来说这首诗是他在驿站的茶馆外有感而诵的。
那学子姓江名汶,来自江南杭州府。
对外的解释是前些日子外出探望一个同窗,因此并不知此事,回京才知道这首观刈诗被大家传颂开来。
无论几大家族对这番解释如何嗤之以鼻。
但是一时之间,包括几大家族的帖子在内的众多邀请帖子纷纷飞向江汶暂住的客栈。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