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kk.net
首页 > 历史军事 > 统计大明 > 第五百九十五章大明军力的极限

第五百九十五章大明军力的极限(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得到了很多天赋 土夫子养成记 剑南行 我在边关种田忙 孟天帝 全能影后养崽指南 星辰泪 都市灵界录 重生80:下乡肥妻要逆袭 圣骑士和疯巫妖的冒险日志

崇祯叹了一口气:“正是因为军费如此之高,百官才说大明穷兵黩武啊!一年五六千万两白银啊!比之以前要多出数倍之多。”

朱慈烺疑惑的问道:“数倍?没有吧?军费也就增加了一两倍而已吧?”

崇祯看了看朱慈烺:“怎么会是一两倍?”

朱慈烺掰着指头算:“就那崇祯七年为例子,崇祯七年辽响应缴一千八万两,实收上缴一千一百万两,户部运粮,工部运物料,兵部运输后勤等折合也有一两百万两白银。

为了应对各地频发的流寇,各省增加练响,后又增加剿响,预计所得每年一千二百万两余,崇祯七年实际得到仅仅七百万两。

在剿灭流寇之时,各地客军作战由战斗发生省份筹备物资饷银等等,一年共计也有个五六百万两的物资。

除此之外还有京营二十七万人饷银,卫所两百万人饷银,不算实发军户手里多少,仅仅算朝廷支出,大概折合耗费银两每个军户耗银十二两左右。

仅此一项就耗银两千七八百万两银子,还有各种物资消耗,训练消耗等等不少于两三百万两银子。

仅仅算这些大账,每年军费就高达五千七百万两白银了,只不过这里面很多钱都是增调调拨,很多都没有入户部库,所以没有统计出来而已。

当然这个卫所军费开支大明欠账甚多,又大多不是实发,在加上军队调动费用有抵消重叠的地方,但是一年三四千万两的消耗还是有的。”

崇祯完全没有这个概念:“有这么多么?”

朱慈烺点点头:“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账面数字,只不过以前咱们大明的税收制度,很多征调调拨都是不如户部库,所以显得税收少而已。”

崇祯想想好像是这样,当年太祖骄傲的说,大明养兵两百万不费百姓一文钱,但是实际上大明卫所制度逐渐腐化,军饷一直增加,后来更是募兵开支进一步增加。

崇祯回想起崇祯七年,那个时候,每天各部都是要钱,各地方都是要钱,有些地方赈济,朝廷一文钱都拿不出来,还是崇祯从内库东拼西凑几千两银子赈济。

几十上百万的灾民几千两银子,简直是杯水车薪,但是那个时候焦头烂额,一度皇帝都带头节衣缩食也没有糊住窟窿,反而窟窿越补越大。

原来大明当时的军费开支已经这么多了,怪不得朝廷无以为继,流寇越剿越多。

朱慈烺看崇祯也不吭声,他还以为崇祯没有对比出差距就接着解释:“

咱们再说新军,从去年军改之后,卫所士卒的应役行粮一律取消,每户只发月粮,但是取消了徭役和征调粮食。使得军户种地所得都归自己所有。

这样军户每人的开支降低到每年五两银子,二百万军户,实际发放粮饷一千七百万余两白银。

除了北进河套的那些卫所还有后来蒙古都司长城沿岸山城的卫所,大明去年总共迁移卫所十四个。

今年大明实施卫所垦殖公司化改造,其中河套关外所有卫所均改造成垦殖公司,大明将再节约军费三百万两左右。

所以今年卫所发放粮饷约一千四百万两不到。

然后募兵要么编入新军,要么到地方担任三班衙役,要么就是拿钱退役,这一块军费又没有了。

辽东辽响等等也取消,练响剿响等等也取消不复存在。

大明新军每月人均实发军饷三两,每月口粮消费标准一两白银。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亮剑:钢铁雄心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