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2)
转眼已过四五百年光景,当年的风物依旧是那般风物,青山绿水,兀自长流,江山如画,多情亦无情。往昔种种,皆是祖辈之事,早已不欲赘述。还是照谈这狐仙山。
提及此山的来历,可谓久远,知晓其中详细者,大都已经作古。放在今人口中,笼统而又草率的说法:无非就是长婴与云庸交界处,那一大片连着的山脉之中,其中一座无甚新奇处的大山而已。
说起长婴边界,四面虽各有数十座山头,奇就奇在却只有狐仙山这一带的山顶长年云雾缭绕。几百年传承下来根本无人知晓其中缘故,只知山上因此而盛产奇花异草,鸟兽繁多,其云雾不散的景象,常引得有心之人慕名而来,驻足而立,大发喟叹言辞!所以,即便是大雾的天,也时常可见采药童与猎户、樵夫、游人等结伴上山,或长住于此地,流连忘返。
这本也是一些平平无奇的琐事,然而在失传已久的一本《长婴野史》的孤本残卷中,也的的确确是曾记载过一小段关于长婴女王与男狐仙的香艳秘史的。不过这在如今的长婴,已是鲜为人知的了。
六月的某日上午,阳光明媚,气候宜人。
如今的狐仙山仿佛含羞带怯的妙人儿,终于鼓起勇气扯落了面纱,露出一副不负众望的尊容。一连个把月的大雨冲刷过后,展眼望去,整座山犹如浮出水面的深绿色海岛,与邻近那些光秃秃的矮山相比起来,它显得更神秘,且更生机勃勃得多了。
狐仙山中原本杂乱无章的树木沟壑,因近日来从不间断的大雨,渐渐形成了一条条涓涓细流,有些叮咚叮咚的滴在青苔石块的夹缝中,顺着下游流去。偶尔有鸟雀歇在枝干上,被雨后仍湿润的树叶上那大颗的水滴一砸,就蜷缩成一个毛球,埋头吭哧不响的捋着羽毛。山中静得出奇,有时你甚至还能在一片半人高的草丛中,听到一阵动物躲藏着踪迹的沙沙声。
狐仙山距离平原并不远,村里的住家大都是些靠山吃山的人物,每日来往山里几趟,就跟到自家后院里兜一圈那般,随意得紧。也因此有的樵夫猎户甚至嫌每日往返几趟,太过费事儿,干脆就在山里边搭个草棚,或是就地取材,建个茅屋什么的,便于行事。要是赶巧家里没个老小,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就索性带上谋生的家伙长住山中,倒也落得个清净不是?
人一扎堆,那可胜似猛虎下山。如此一来,确实还不曾听说过山中有凶猛野兽出没袭人的事故发生。
狐仙山脚下,确有一处远离人烟的世外桃源,这儿坐落着一排毫不起眼的竹屋,话虽如此,也不尽然是毫不起眼,只是这绿色的建筑一直以来都隐没在这成片成片的翠竹林中,久而久之,已同这大自然的景象浑为一体,轻易去看就使人分辨不出了。
此时,在竹屋前沿廊外的空地上,站着一名身穿月牙白衣裙,一头黑发简单高束成马尾的女子。只见这人背上挎着一个葫芦形状的背篼,一手持着柄用得有些锈迹的弯镰刀。她面露难色,似在筹措着什么事似的,在原地站了许久后,才面朝着另一间大敞开门的屋子,张望了一会儿,忽然凭空喊道:“半夏——我去采药了!”
那女子大声打完招呼后又站了一会儿,似在等那屋中之人给予回应一般。未果,方才迈步离去…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