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叶飘零(1/2)
总算到了尼庵之中,又经住持僧尼相助,才找到了慧川去世时所居之寝屋。
人去楼空,屋内早已空空如也。这间昏暗的小屋,在阳光照不到的角落里。
唐疏桐在屋里静静地走了一圈,再出来时,住持还在门外。
“请问住持,经悟临终之前,可有何异样?”唐疏桐询问道,希望能从住持的只言片语中,探寻慧川自尽真相的蛛丝马迹。
“经悟剃度后,只一心向佛,从不与身旁师姐妹有所往来,从她入庙起,便是孤身一人,除了每日诵经之外,便再无多话,所以直至她自尽,也未曾有人发现她的异样。”住持回道。
唐疏桐想了想,又问道:“那可有外人来见过经悟?”
住持思量片刻道:“丽嫔娘娘和昭嫔娘娘,曾经来过庙中为敬妃娘娘和龙胎祈福,碰见过经悟,她们是旧识,所以便私下闲叙了会儿,除此之外,再无他人了。”
夏丽嫔来找过慧川?
或许,是夏丽嫔说了什么话,才让慧川寻了短见。
唐疏桐从隆禧殿出来后,便是一直失魂落魄,难道真是夏丽嫔逼死了慧川?她必须问个清楚,不能让慧川死的不明不白。
诚孝皇后去世后,她所看重庇佑的人,一如静慈仙师胡善详还有上官慧川,都没能落得好下场,一个暴毙,一个自尽。
她在天之灵,看到此状,定也不会瞑目。
树倒猢狲散,可不曾想,竟然散落成这般凄凉的景象。
全都零落一地了。
唐疏桐踟躇了良久,终于还是调头走向了永安宫,她想问个清楚,即便会被夏丽嫔责罚,她也在所不辞。
进了颐华殿,夏丽嫔和武昭嫔都在,二人坐在红木椅子上,饮着清茶,有说有笑。
见唐疏桐来了,夏丽嫔收起笑意,眼中掠过一丝狐疑,武昭嫔则是坐于一旁,眼角眉梢,都是辨认不出喜怒的神色。
“奴婢给二位娘娘请安。”唐疏桐曲身礼至。
“皇后娘娘又有何事?”夏丽嫔不耐烦地疑道,她如今荣获盛宠,语气也格外轻慢。
“奴婢此番前来,只是有一事好奇,想要请教丽嫔娘娘。”唐疏桐漠然答道。
“说。”夏丽嫔冷道一声。
“奴婢听闻,丽嫔娘娘和昭嫔姐姐曾在隆禧殿的尼庵中,见过慧川,又同她闲叙一番,不知,娘娘都跟慧川说了些什么。”唐疏桐跪于地上问道。
她此番言论,自是极大地冒犯了夏丽嫔,因为按她的身份,又怎有权利过问妃嫔的言行。
“呵!”夏丽嫔嗤笑一声,旋即又一挑秋娘眉,傲慢地笑着:“唐疏桐,仗着皇后娘娘的宠信,你是越来越大胆了,本宫的言行,难道还要向你汇报不成?”
“与皇后娘娘无关,只是奴婢有些好奇,慧川毫无征兆地自尽,不知是否是娘娘说了什么话,让慧川一时想不开了。”唐疏桐不卑不亢地应答,她也明知,此言一出,定会触怒夏丽嫔,不过一想到若是慧川真是含恨而死,自己却置身事外,那就太有负当年慧川相救之恩了,遂也顾不得太多。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夏丽嫔闻言,却并未震怒,反而是得意一笑:“你不必知晓本宫说了什么,你只需记住,在这宫里,本宫若想让谁死,那就如同碾死一只蝼蚁一般容易,只是区区一个尼僧,何足挂齿?”
夏丽嫔虽未言明究竟对慧川说了些什么,不过字里行间也是在暗示,她与慧川的死,脱不了干系。
唐疏桐闻言,心中早已激荡不平,胸膛因悲愤而微微起伏不跌。
慧川都已经一再退让,抛却前尘往事,剪断万根情丝,避于那终日只有青灯古佛相伴之处,还是没能躲过她们的苦苦相逼。
为什么要这样?
若一早便知道会落得这收场,那她情愿当初从没有给过慧川活下去的希望,在清宁宫时就去了,才是一了百了。
“为什么?”唐疏桐低了半晌的头,此刻总算抬起,凝视着夏丽嫔那幅美艳得不可方物的面容,忿然道:“为什么不肯放过慧川?啊?”
夏丽嫔邪魅一笑:“本宫不想让她活着,她就得死。”
“可她都躲到尼庵中去了,为何还要逼死她?”唐疏桐已经不顾宫中规矩,有些歇斯底里地向夏丽嫔吼道。
“放肆!”夏丽嫔呵斥一声:“谁给你的胆子敢这么跟本宫说话?别说她了,就是你这条贱命,本宫也是随时可以拿走。”
“在娘娘眼里,人命就是这般贱如草芥吗?”唐疏桐冷冷问道。
“宫中的人命,本就是不值钱的。”夏丽嫔饮了口茶,漫不经心地回答,眼神淡漠,丝毫没有怜悯愧悔之情。
“丽嫔娘娘,小尹子该来给娘娘锤腿了。”忍冬从门口进来,在夏丽嫔跟前恭敬地低语。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