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浩荡行(1/2)
失魂落魄地回了尚宫局,总算是结束了,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过多纠结于过去,总是无益,哪怕心中有再多的难舍不甘,也只能和着往事一同咽下去。
“疏桐……”周亦雅见唐疏桐回来了,忙上前问道:“你没事吧。”
“我没事。”唐疏桐摇摇头,浅浅一笑。
黑发染了白雪,如今一进屋,却被炭炉的炽热温度融化,湿了发梢。周亦雅见状,取来丝帕,替唐疏桐擦干了湿发。
“你若真的没事,又怎会这样垂头丧气的。”周亦雅说道。
唐疏桐望了望她,不再作声
午后,雪总算是停了,冬日的暖阳,温柔明媚,驱散了寒意瑟瑟,爱抚着天地万物。
“疏桐姑娘,皇后娘娘逛园偶经尚宫局,遂召见疏桐姑娘同行。”皇后身旁的侍女又来传话。
唐疏桐点了点头,便随她出去。
钱皇后出行,身后总是跟着浩浩荡荡的一群人,一如宫娥、女官、太监之类的人,这也是宫中的规制,从前刚封后时,钱皇后还时时跟唐疏桐抱怨仪仗的繁琐,总像是栓在自己身上的一根链子。
不过现在的钱皇后已经全然习惯了。
可是这皇后的身份,何尝又不是一根链子呢。
“本宫见天气放晴,冬阳正好,索性拉上你出来逛逛!”雪后初晴,使的钱皇后心情大好。
“难得皇后娘娘有兴致,奴婢也是无事,正好陪娘娘闲逛。”唐疏桐笑道。
“对了,你回宫后可有去清宁宫看看?”又走了半晌,钱皇后突然问道。
“怕触目伤情,所以不曾去过。”唐疏桐答道,她也不是没想过要去,只是清宁宫里,全是诚孝皇后的旧物,睹物思人,难免伤情。
“诚孝皇后已经故去三年有余,慧川一直静闭清宁宫中守孝,如今你回来了,不妨跟本宫一同去探视探视她。”钱皇后邀到。
“那就听皇后娘娘的意思吧。”
于是一行人又掉头去往清宁宫。
行至清宁宫门口,便已嗅到香烛之味,又听闻内里传来诵经之声,却还比当初诚孝皇后在世时,冷清一万倍。
人去楼空,物是人非。
凄惨之景,倒让唐疏桐望而却步了。
“走吧。”钱皇后拉了拉唐疏桐,又再带了贴身宫女往里去。
仪仗队伍,则留在了清宁宫外,恐惊扰了诚孝皇后亡灵的清静。
入内,只有寥寥几人身着缟素侍立,梁柱窗台,也是挂满白绫丧花。
已然过去三年,世上之人大多已经遗忘诚孝皇后的故逝,只有这清宁宫,还在祭奠哀悼。
再进殿内,披麻戴孝的慧川,独自跪在殿中诚孝皇后的灵位前,诵经超度,三年如一日,她似乎已经全然习惯了这样无人问津的生活,以至于对钱皇后和唐疏桐的到来,毫无察觉。
唐疏桐缓缓走了过去,静立慧川背后,待她诵完一段佛经休息的片刻,才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
慧川回头,黯然无神的双眸,掠过一丝惊讶,而后又是满眼神伤,微张嘴说不出话来,只是满眼噙了泪。
唐疏桐知道她会问起自己再回宫中的缘由,遂苦涩笑了笑:“说来话长。”
“总之,不是什么开心事,那就不必说了。”慧川也回了浅浅一笑,她是极聪慧的,善于察言观色,也知追问无益。
唐疏桐扶了慧川起身,待慧川向钱皇后行了礼后,又径自跪在诚孝皇后灵位前,磕了三个头,焚了三炷香。
寒暄良久,旧事重提,又不免引得二人落泪纷纷。
“可是,你也总不能为诚孝皇后守一辈子孝,三年守孝期如今都满了,皇上迟早会撤去清宁宫的守丧布置,总得寻些别的事做才是,你放心,我会好好安置你的。”钱皇后关切道。
守孝期已满,清宁宫用得空出来,若是长久保留守丧的样子,也是不大吉利的。
“实在不行,就请皇后娘娘遣奴婢去皇陵替诚孝皇后守陵吧。”慧川垂眸道,忧郁的眼神,有些让人心疼,她当初是那样意气风发的巾帼英雄,如今却是唯唯诺诺,低声下气。
“你这就是糊涂了,你若要报诚孝皇后的知遇之恩,三年的静闭诵经,已经足够了,诚孝皇后的在天之灵,也不会想你的大好年华去皇陵度过了,她会心疼你的。”钱皇后皱眉劝道。
慧川摇了摇头:“娘娘有所不知,奴婢此举既是报诚孝皇后的知遇之恩,也是为求自保,当年,受太皇太后之命,得罪过王振数次,如今王振受皇上宠信,正是炙手可热之时。他不会放过我的……”
上官慧川跟随诚孝皇后多年,是诚孝皇后的左膀右臂,所以便也因为诚孝皇后对王振的打压,得罪了王振多年,所以跟王振的恩怨,早已不是一日两日了,如今太皇太后故去,她惊惧也是难免的。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