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意难忘(1/2)
入住了清宁宫几日,唐疏桐也渐渐习惯了这里清闲而又慢节奏的生活。
太皇太后崇尚节俭又年事已高,平日无非就是让唐疏桐给她唱唱小曲儿,或是让众人陪她逛逛御园寻红觅绿,也自然不似在乾清宫那么忙碌。
前几日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重建竣工完成,皇上按礼在宫廷内宴请百官。
宫内各衙门为这宴席忙碌好几天,不过好在这类外朝宴会太皇太后之类的后宫妇人是不会参加的,而唐疏桐又在清宁宫里当差,倒躲了清闲。
唐疏桐听闻郕王也来了,然而二人只在郕王来给太皇太后问安时,在清宁宫里遇过一次,许久不见,唐疏桐倒觉得莫名有些想念,却又不敢接近。
那时唐疏桐正给清宁宫里的盆景浇水,郕王看了看她,欲想走上前说些什么,可是却又不敢上前来,最后便低着头进去正殿,风波才刚过,为了避嫌,二人只能擦肩而过,避人耳目。
又过了几日,天大晴,秋日难得一见的暖阳,照的人心里舒坦。孙太后一早便来清宁宫例行常规地给太皇太后问安。
“今日天色好,连着阴了几日,好不容易天晴了,太皇太后不妨出去走走吧,晒晒太阳,精神也好些。”孙太后对着上座的太皇太后说道。
太皇太后抬头往门外望了望,见日头果真不错,便欣然答允。
孙太后见状,忙走上前去,毕恭毕敬地搀扶着太皇太后下座,慧川连忙叫上唐疏桐,又吩咐几个宫人一起跟在后头。
按古代的规矩,就算你贵为皇后、太后,还是一样得孝顺侍奉公婆,不然就会受人抨击,难以立足。
这让唐疏桐想起了《红楼梦》里的王夫人、王熙凤,虽然身份尊贵,但跟贾母在一块儿,依然不能同桌吃饭,只能站在一旁伺候贾母用餐,待贾母用完膳,方才可吃饭。
古代的媳妇,可不好做。
早已是深秋时节,可御园里依然花开如春,都是这个时令的花,一如:月季、木槿、木芙蓉一类的。众人绕过亭台楼阁,又穿过花荫小径,孙太后搀扶着太皇太后闲叙,唐疏桐一行人则无聊地紧跟着二位。
前面转角处,传来嘻嘻哈哈的笑语声,突然,又飞来一个蹴鞠落到了唐疏桐的脚边,吓了众人一跳,她则条件反射地把蹴鞠踢了回去。
“这丫头,莽莽撞撞地像个野小子似的,一点都不文静。”太皇太后笑道,众人也笑了起来。
“也不知前面是何人在击球,若是伤了太皇太后可如何是好。”孙太后说道,又差人去把击球之人带过来问话。
人还没过去,皇上便从转角处钻了出来,身后跟着几个小太监,过来一齐向二位行礼。
“方才孩儿在那边玩球,不曾想惊驾了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实在该罚。”皇上作揖赔罪道。
“今儿天气好,难得皇上有这番雅兴,踢蹴鞠作兴,能强身健体,不过别伤了自个儿就行。”太皇太后笑道,俨然一个慈爱的祖母。
“皇上也该少花点儿心思在这些旁枝末节的东西上,多用点心在政务上才是最要紧的,别懈怠了正事才是。”孙太后在一旁训诫着皇上。
“太皇太后、皇太后说得极是。”皇上连连点头,也不知他听进去了谁的话。
“皇上正是玩性大的时候,且让他玩玩去罢,别被那些正经事闷坏了,偶尔踢踢蹴鞠也无伤大雅,咱们就别在这儿扰他了。”太皇太后转头对孙太后说道,孙太后也不敢回嘴,只得点头赔笑。这就是所谓的隔代亲吧。
“恭送太皇太后、皇太后。”
众人又朝前走了几步,便到一水池边,太皇太后俯身在水池边探头观赏水里穿梭于白云倒影中的游鱼,马上便有人捧了鱼食过来,皇宫里的服务可真是周到。
太皇太后漫不经心地往水池投扔鱼食,看着池里的鲤鱼蜂拥而来,一边对孙太后说道:“皇上登基也有几年了,该到了选后的年纪了,中宫之位空悬,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你呀,也别天天诵经念佛了,对这些事情也该上心了,早些操办了才好,别总拖着了。”
“劳太皇太后挂心了,妾身也是正有此意,想着等年一过完,便开始预备选秀之事,在各地挑选性情持重、外貌端正的良家子进宫来,太皇太后以为如何?”孙太后忙道。
太皇太后闻言,点了点头,放下手中的鱼食,继续往前走去,有些微喘,一边道:“走了这么久,也乏了,暂且去前面的'听雨轩'歇息片刻。”
话音刚落,便马上有数个太监跑过去将放置于'听雨轩'内的桌椅擦拭干净,几步路的时间,便已备妥,只待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座了。不一会儿,瓜果茶点也呈了上来。
太皇太后坐下饮了口茶道:“这选秀之事,全凭你操持便是,不过只一点,就是选后选贤,你知道轻重。”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