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醒来(2/2)
“唉,是的当年是我接生的你,不仅仅接生的你.....”
白衣仙姑不再继续说下去只是若有所思的望了一眼梦瑶。
孟瑶听后更加疑惑起来本想细细追问却见白衣仙姑站起身说道:
“你自小跟我学剑术与医术,说实话你的剑术不如你师兄但医术却是你最擅长的,我本想天命之年让你继承我的医术自此江湖救人,可你母亲却自小教你绣工,我想她是想让你入宫做绣娘吧?你虽绣工了得却不适合当绣娘,不如听师傅一言陪为师去悬壶救世如何?比起小家你更应该注重大义才对啊。”
孟瑶作揖说道:“请恕徒儿不能从命,若徒儿连母亲愿望都无法实现何谈大义?徒儿愿为母亲舍弃大义,请师傅让师兄陪您悬壶救世吧。”
白衣仙姑细细打量起梦瑶说道:“你师兄医术不精不及你分毫,我岂能传于他?也罢也罢随你去吧若哪天你若知道真相切勿怨师傅就行了。”白衣仙姑说罢便起身离去。
李猛早已在门外偷偷听到一切他忙跟随师傅离去。白衣仙姑似乎看出了李猛的想法轻轻的说道:
“你也随她去吧,她命里本身不凡愿你护她周全。这些年确实委屈她了是我这师傅的错。”李猛未作言语只是礼貌作揖。
白衣仙姑挥挥手示意李猛离去李猛也识趣的默默离开,刚走数步便听得白衣仙姑喃喃自语:“这就是天命呀,师姐为何你如此倔强到死都要找到他,她才是你的女儿呀。”
此刻已近黄昏海棠花不时散发着阵阵清香,孟瑶已是顾不得浓郁的春色开始收拾起行李,收拾完毕她摸了摸身上佩戴的短剑心中不时的闪过白衣少年的模样。
李猛轻轻靠近梦瑶望着梦瑶手中的短剑内心的怒火不停在心底翻涌。瞬间却又转而嬉笑着对梦瑶说道:“师妹,师傅说让我陪你去。我回去收拾收拾明日一起出发吧。”
孟瑶回头望一眼李猛却未说话,只见她双唇紧闭眼含泪花轻轻的点了一下头。
她再次望向窗外浓郁的春色。
淡淡的桃花不时的随风飘散着此时的春燕穿行在夕阳间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唯有夕阳仍旧动情的把思念抛向人间。孟瑶穿着白色的粗布素衣脚踏着最美的晚霞行走到石子铺成的乡间小路,路旁弥漫着淡淡的香气溪水在不远处潺潺流过加之木屐的声音显得更加春意盎然。
行走数里已近傍晚十分空气开始逐渐升起几分寒意,孟瑶紧了紧衣袖仍旧朝向前方走去,不走数步便已来到花丛深处,微风仍旧不断拍打着花枝花朵在风中不时摇曳着,空气中夹杂着清香的芬气向她迎面扑来再次令他想起那个白衣少年,此刻她多想化作一阵风轻轻的飞到他的身旁为他送去暖暖的春意。
也许是恍惚数日的缘故吧?再次醒来后却觉一切似梦非梦,她心底再次涌起几分寒气心想大概是母亲去世的缘故吧?亦或者是因为他吧?
翌日孟瑶早早起床收拾完行囊后便辞别仙姑一同与师兄朝山脚下离去,白衣仙姑远远目送着二人离去的背影不由再次喃喃自语着:“孽缘也孽缘也”。
如今虽有春意然清晨的微风仍旧令人瑟瑟发冷,二人早已忘却寒冷仍旧骑马不停地向前行驶着。
行驶半日却觉越向北行驶越觉得荒凉起来,二人并未来得及感慨却见前方不远处一帮难民朝向他们而来,李猛紧握长剑时刻准备着蓄势而发。难民仍旧不停的向着他们靠近,孟瑶急忙勒住马绳开始观察着,只见难民将二人团团围住不停跪地乞讨。
此情此景却再次令她想起当年的母亲,记得母亲儿时告诉她那时的她还只是襁褓中的婴孩儿母亲为避难与师傅二人来到此处,一路中盘缠用尽二人无奈只得靠乞讨为生,也幸得好心人救助才勉强糊口。
而此时此刻她却再也无法置之事外她想要帮助他们就像曾经有人帮助母亲一样。终于她下马拿起随身携带的干粮分发起来,李猛收起手中的长剑亦是拿起马背的干粮不停的分发着。
分发完毕孟瑶望着狼吞虎咽的难民再也抑制不住任凭眼泪不停的滴落,李猛望向梦瑶再次露出怜爱之情,他走向前去对着哭泣的梦瑶轻轻说道:“凭你我之力只救得了一时却救不了一世,不如我们随师傅悬壶济世救济更多百姓”孟瑶听后擦了擦眼泪对着李猛不时露出愤怒之色:“单凭我们怎可救得了世人?若你不想与我寻父你且回去与师傅悬壶济世吧。”
李猛听后未作言语只是心底不停的打量起梦瑶,他怎么也无法想象母亲的离世竟使她连同自己的性格都变得如此自私起来。
想当初认识孟瑶时自己年仅十岁,他本是大户人家的少爷自小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不料因父贪污被株连九族他在家人的保护下躲过一劫,正巧师傅与梦瑶路过此地见到倒在血泊中的他,孟瑶不顾师傅反对将其救起。
他仍旧记得当时梦瑶所说之话,那时的孟瑶年仅8岁却深明大义。被救后的他一心欲要寻死梦瑶却始终一旁安慰,后来为了帮助他梦瑶竟这样说道:“你本是要死之人如今我救了你,你若死我便送你回朝廷你我一同上路。”
也是因为这话使他不在萌生死亡的念头。
那时的梦瑶总告诉他长大后她要做一名女英雄悬壶救世不为儿女情长。而今他却怎么也想不到为了自己那自小抛弃她的
父亲舍弃师傅与天下。
李猛已然知晓也许在她再次醒来的那刹那她已不在是她了,此刻的戴梦瑶不再是当年那个一心想要救天下的女英雄也许如今的梦瑶活得才是更加真实。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