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2/2)
“这一切孩儿都知晓,只是……”太子亦然,江山他想得到,美人他也要得到!若是江山和美人不能兼得,恐怕自己还是会选择江山吧。想到这里,他心里稍稍好受了一些,也不再于执着。
“别只是了,你就好好的准备你的大婚典礼吧,你总算是成家立业了!好好的在你父皇跟前多表现表现,莫要让梁贵妃那贱人母子钻了空子呢。”见太子已不像方才的凛冽决然,皇后心里的大石也放下了不少,嘱咐了几句后,便与太子一道前去大厅接受大家的祝贺……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眨眼便到了出发的日子。
早早的,苏嬷嬷请来了几位有年纪的老太君来坐镇,顾老太君也在其中。她们乐呵呵的向南宫瑾请安,而后便着手自己负责的事宜。
南宫瑾在苏嬷嬷的伺候下换上了一裘红色的拖尾长裙,上面用金线绣满了大朵大朵的鸢尾花,繁华而又贵气。曲太君最是手巧,她细细的为南宫瑾挽起了一款时下京都新潮的流苏发髻;李太君则擅长搭配饰品,她从琳琅满目的珠宝首饰里选出了一套双生花龙凤呈祥的饰品并为其穿戴上,鬓间的一只龙凤和鸣金步摇更是衬托出她的娇贵;而林太君负责开面以及上妆事宜,她见南宫瑾气质出众,所以没用太多脂粉沾染她,只是别出心裁的在其眉心描上一朵别致的鸢尾花。一切都已妥当,最后是由顾老太君为其盖上盖头。
一切都结束后,顾老太君便独自一人坐在离众人稍远的地方,见她脸色些许青白,神色有些恍惚。南宫瑾担心的问了她几句,她也像是没听见一般,没有应答。
还是一旁的林太君为其搭话,“娘娘您也别介,这顾老太君怕是身子不适。老身听闻,顾家长孙像是病倒了,而且还很严重的样子……”说到这里,她抬眼瞄了瞄顾老太君的方向,见其依旧恍惚,貌似没听见自己方才所言,于是放下心来。
接收到林太君“安全”的信号,李太君像是知道了什么天大的秘密一般,接着林太君的话道:“是啊是啊,你看春围将近,而顾公子又是这般病重,只怕是赶不上考试了……嘿嘿,老身还听闻,这顾公子像是患了相思……”
一旁的曲太君不耐烦的摆摆手,“您们俩一把年纪了,怎么还像年轻小媳妇一般爱嚼人舌头呢?我劝您们还是多攒攒福罢!”
林太君和李太君不满的瘪瘪嘴,要不是南宫瑾在这儿,恐怕她们还有得一争。
南宫瑾心知这几个世家都是面和心不合,于是她也没搭理她们。只是当她得知顾敬之重病在身的消息时,心里还是有着些许的担心。
想到这里,她吩咐苏嬷嬷道:“既然顾老太君身子不适,那就先派人送她回去罢。另外,从库房里取出一支上好的人参并一株灵芝一同送过去给顾府,聊表我的一番心意。”苏嬷嬷答应着便出去了,留下来的那几个太君心思各异。
很快便到了吉时,南宫瑾在苏嬷嬷的搀扶下跨出了南宫府。透过薄薄的红纱盖头,她见到门口黑压压的跪了一大片人,除了南宫烨和万副将,齐公公等一众迎亲队伍,还有南宫家的奴仆们,就连街上看热闹的行人们也跪了下来。
只听他们齐声呼喊,如雷贯耳:“太子妃娘娘圣安!祝太子妃娘娘一路顺风,如意吉祥!”
南宫瑾松开了一直被苏嬷嬷扶着的手,平摊一下,“起!”
齐公公满意一笑,立马也跟着叫嚷:“起!”
于是众人谢过恩后才纷纷起地。
话说这药王谷如约送来了新马车,这马车整体别致,风格独特。车窗与车门不是传统常用的纱幔遮挡,而是用五彩璎珞缠琉璃珠子装饰着,红檀木尖顶的车盖,翘起了四个小角,每一个角上都系着一只精巧的宫铃,清秀的铃声让人听着心情就无比得愉悦,而且四周用金漆描上了好看的凤凰花图案,车轮处还覆上了防滑的玉链。可见这设计者的匠心独具与精妙心思!
只一眼,南宫瑾便爱上了这辆马车,她情不自禁的赞叹:“真好看!”
那送车而来的侍卫自豪的拱手,“能得娘娘喜欢便是这辆马车的福气,也是我们的福气!”见他闭口不提“药王谷”仨字,南宫瑾也感念他顾全南宫家的声誉,便笑道:“这马车定是哪位高人所制吧?”
侍卫微微一笑,“秉娘娘,不是什么高人,这正是我们白狐公子的杰作呢!”虽然他很奇怪为何当初公子硬要他说这般说辞,不过今日看来的确是公子棋高一着了,又不透露药王谷名讳,也不给南宫家难堪,公子真是妙!
闻言,南宫瑾的脑海里浮出了那位带着冷玉面具、寡言少语的公子。原来是他!看来他也是深藏不漏之人,若是有机会,她也是希望结交这位朋友的。只是,怕是没有机会了吧?看着自己的一身大红嫁衣,南宫瑾自嘲的在心底里摇了一下头。
“嬷嬷,赏!”
苏嬷嬷应了一声,便从袖口处掏出了早就准备好的荷包,递到了那个侍卫的手上。
侍卫感激的谢了恩,便赶回去复命了。
南宫瑾告别了苏嬷嬷和南宫府众人,随后再深深的回望了一眼南宫府,心有不舍却也只得含泪登上马车。而南宫烨和万副将各骑着一匹马鞍结着金线缨子的高头大马,分别护在马车左右,保护着南宫瑾。
齐公公见南宫瑾已坐上轿子,他手里捻着帕子满意的一笑,随后听见随从一声令下,驾上那毛色青白相杂的马儿便迈开腿缓步前进着。这迎亲队伍共有四五百人之多,一路上吹吹打打的也十分热闹。迎亲队伍所经过的道路已铺上红绸,夹道两边的民众纷纷撒上玫瑰花瓣,来表达自己对太子妃娘娘大婚的祝愿。
一时间,十里红妆,浩浩荡荡,晋江城已是许久没有这么的热闹隆重过了。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