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退路(2/2)
第二天,刘之干眼睁睁看着浩浩荡荡的船队、浩浩荡荡的人马北上,气得眼睛里快要喷火了。
船队经过德州、进入河北地界,一路上所见与南下时差别不大,行人没几个、田地大都荒芜着,一派末日景象。
继续北上抵达青县,原本刘亘以为这是古代的青州,后来才知道自己搞错了。
青县有的是熟人,老护卫队员感觉到了这里就像回家一样、很是亲切,刘亘派人进城打听,才知道留下的董廉辉已经担任了青县的县丞,在青县有着很高的威望。
消息传开,满城的人涌向西门、涌向码头,这会儿,就是收取进出费的城门壮勇也跑掉了,其中有几个就是刘亘他们路过那会招募起来的。
人群涌到码头,见到前面的人下跪,后面跟来的全都跪下了。
刘亘亲自出面招呼乡亲父老,问候他们这些日子过得如何,话一开口,边上的人又开始掉眼泪水,等到董廉辉赶来,看到的是一片抽泣的场面。
众人给他让出一条道,董廉辉大步走到刘亘等人面前跪下:“廉辉代表青县父老拜见恩公。恩公活命之恩,青县父老世代难忘。”
“廉辉快快起来。当了父母官很不错嘛,刘应安、虞时爽他们都惦记着你们呢。”
“诸位兄长在赣南大展宏图,廉辉不胜心向往之。”
“你做得一点也不比他们差。”
“廉辉惭愧,整日在为父老的温饱发愁。”
“嘿嘿。你看看身后的大运河,整整两百艘漕船,本官说了算。”刘亘说完扶起他把路泽淳介绍给董廉辉。
刘亘带人进入顺天府,他需要一个后勤基地保障大军的后路和粮秣,天津太靠近京畿,李闯马队一夜奔驰就能赶到,那儿不适合作为暂时的基地;在淮安府刘亘就已经算计好了,这批粮秣物资绝对不能一股脑儿运去通州,想到自己与青县的关系,他已经做好了打算。
接下来就是做路泽淳的工作,其余的人都好打发。
刘亘问路泽淳,咱们要是把粮秣物资全都运去通州,而李闯大军却分兵从河北、山西围上来,咱们该怎么办?
路泽淳说自己又不懂带兵打仗,本来就是跟着学习的,本源你问我这是什么意思?
刘亘说咱们的任务是运送粮秣,要是那样的局面出现只有两种选择,一是退入顺天府帮着守城,二是退回青县等待时机。
顺天府有京营,守得住守不住不差漕兵这点人马,可是大军仓皇退回青县,没了粮秣站不住脚跟,想顺利通过山东地界很难。
刘亘希望能在青县留下一部份粮秣,这般进则可以二次运送,退则有了根基之地,路泽淳一听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说通了路泽淳,两人一起召见押粮官员,那人表示只要数目对得上,到了通州有个交代,具体存放在何处自己没有别的意见,可是留在青县的粮秣物资,一旦出了问题自己不负任何责任,他要求刘亘出具正式的公文。
说来寒碜,刘亘的署理督粮道连颗大印都没有。
董廉辉让人去篆刻店找了一块玉石帮刘亘刻一个官印,大印盖下去,把六十艘漕船留在了青县。
青县好些在刘亘救助下活命的人家,已经在家中摆上了他的牌位,天天上香祷告老天保佑三元公福禄无双、长命百岁、子孙满堂。
冯忠孝是临阵冲将,祁前程对李闯部了如指掌,刘亘权衡再三,留下靳胜武在青县守备,带领两千赣南兵马、两千漕兵。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