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何处秋风至4(1/2)
.
1995年9月30日的夜里,两个年轻人坐上了北京开往上海的火车,相依而眠。
大约16个小时过后,隋达文和杜芳芳站在上海外滩,黄浦江畔,心潮激荡,情不自禁。
滔滔的黄浦江不仅是上海灿烂文化的象征,也是上海历史的见证。
它发源于西部淀山湖口淀峰,贯穿上海百里港区,下游将上海市区分为浦西与浦东。
明清时,“黄浦秋涛”为沪城八景之一,农历八月十八在陆家嘴可见“银涛壁立如山倒”之景。
隋达文和杜芳芳参观游览了英国领事馆、安培洋行、女青年会、真光大楼和业广地产公司。从哥特式的尖顶到古希腊的穹窿;从巴洛克的廊柱到芝加哥的楼顶,无不精美绝伦,让人流连忘返。
晚上,他们俩入住在百年老饭店——上海和平饭店。
.
用饭餐的时候,穿着衬衫、背带裤和黑皮鞋的隋达文,特意把长头发用发蜡梳成了背头。只要他不开口说话,看上去文质彬彬,风度翩翩,还真像那么回事儿。
他的对面,坐着俏皮可爱的杜芳芳。
她穿着一身朱红底色,布满乳白色圆型斑点的连衣裙,既修身,又时尚。脚下一双纯手工的黑色尖头牛皮高跟鞋,衬托一双玉足越发的白皙。手提一只石榴红的鳄鱼皮小挎包,配着两个金黄色的金属环扣。
她把牛仔小夹克搭在一旁,马尾辫换成了卷发,不经意地垂落在肩膀上,胸口前。可以看见她纤细的锁骨和那若隐若现的乳沟。噢,多么养眼的姑娘啊,恰巧平衡在小巧迷人和性感妖娆之间。
隋达文春风得意地问道:“唉,怎么样,你说我说话算不算数?”
杜芳芳羞涩地点点头。
隋达文扭了扭脖子,环顾四周,接着说:“跟北京饭店相比,和平饭店还凑合。”
“怎么还凑合呀?我觉得这里简直太美了。”
“切,你懂什么。你之所以觉得这里好,是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了外界的影响。准确地说,是受到了三个心理学上的暗示。”
“哟,你丫今天怎么突然变得文绉绉的,快讲讲看。”
“第一,你是身处异地他乡,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情感上是很容易被像上海这样的城市所感染的。因为这里有悠久的历史、古典的建筑和优雅的环境。”
“第二,和平饭店到处是artdeco的装饰风格。artdeco你知道是什么吗?估计你不知道,我这么简单跟你说吧,artdeco是因工业文化所兴起的机械美学。上海作为世界上现存artdeco建筑总量第二位的城市,仅次于纽约。”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有佳人相伴’。你看看我,像我这样一位玉树临风的有志青年,你打着灯笼都难找去。”
“哈哈哈,说了半天,原来是要夸你自己呀。我说那个‘有志青年’,上次要不是本姑娘出马……派出所的馒头好吃吗?”
“好吃。”
“滚一边儿去!我自己在这儿听音乐,喝红酒,吃牛排。你丫出门左转,看看马路边有没有副食店,去啃馒头去吧。”
“切,你要是放心,不怕我跟别人跑喽,你就让我出去啃馒头。”说着话,隋达文站起身,假装往外走。
杜芳芳急忙拦阻道:“唉唉唉,哪去呀你,给我回来!”
“得嘞……我胡汉三又回来喽——哈哈哈,怎么样,还是舍不得我吧?”
“行啦,就知道贫。我问你,咱们为什么非要住这么贵的酒店呢?”
“不是非要住,是必须住。我,隋达文,带着你,杜芳芳,咱们来上海就得住最好的酒店,吃最好的西餐。你甭嫌贵不贵的,那不是你操心的事儿,有我在呢。这叫今朝有酒今朝醉,该享受的时候不享受,那就是傻。”
“你赚点儿钱也不容易,又是弄小饭馆,又是卖盗版盘的……”
“嘿,钱是王八蛋,会花才会赚。知道什么叫千金散尽还复来吗?有钱咱就多花,没钱咱先忍会儿,等有钱啦再接着造,哈哈哈。”
“那你对以后有什么打算吗?明年你也该毕业了吧。”
“以后再说以后的事儿,操那心干嘛呀。不说了,不说了,越说心越乱。说点高兴的事儿吧,明天一早,我就带你去看东方之珠!”
“去那么早干嘛,我还想多睡会呢。”
“你傻呀,咱们来一趟上海不看东方之珠不是白来了吗?新闻可都说了,东方之珠今年五一才刚刚开放的,参观的人海了去了。咱们明天要是不早点儿去的话,排队你都排不上。我还想着咱们的中午饭就在那上面的旋转餐厅吃了呢!”
“那……那我也不想看东方之珠了。”
“嗯,你怎么一会一个主意呢。女人,就是善变。”
“什么,你说什么?”
“啊,我是说你随便啦,反正我都听你的。”
“那你怎么不问问我将来有什么打算?”
“你将来有什么打算啊?”
“哼!让你问你才问,我不告诉你啦!”
“行行行,我错了还不成。求求你,请满足一下我的好奇心吧,我特别特别地想知道你将来有什么打算?”
“这还差不多。我爸说了,他想除了北京之外,再找个大点儿的城市开一家健身馆。所以,我这次来上海,算是市场考察打个头阵吧。”
“莫非你们真的打算在上海……”
“的确是有这个意思呀,为什么不呢?要是真在上海开了健身馆,我就来这里做馆长。我发现这次来,我还真喜欢上了上海这座城市,我喜欢闻这里黄浦江的气息,我喜欢这里特有的那种小资情调,我还喜欢……”
“唉,你喜欢我不?”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