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革新(2/2)
进士划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三个等级。
一甲赐进士及第,每科只取三名,榜首之人为状元,次席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二甲赐进士出身,取五十名,三甲赐从进士出身,取一百名。
殿试由皇帝亲自主考,确定取得进士身份考生的具体名次,亦可能罢黜不合格者进士身份。
沈轻寒以考试拣选取代血缘承袭,意在削弱世家大族势力,集中皇权。
作为承袭制度的既得利益者,世家大族们必将从中阻挠,甚至铤而走险。
……
翌日,乾元殿。
列班上朝的臣子文臣居东,武官居西,各分两列立于殿内,左、右丞相立位列文臣第一排,次席是太尉和御史大夫。
沈轻寒虽贵为一字君王,列班上朝时却只能屈居文臣第三排,身左是郑王沐子善。
沐子善乃明德帝的侄儿,沐子君堂兄,其父沐灵越五年前无疾而终,由其承袭郑王爵位。
武官这边居于首列的乃天颜将军沈情烟,其左是骠骑将军,位列第二排的是车骑将军和卫将军。
这是沐子君继承皇位后的第一日早朝,接受过百官朝拜之后,安郡王沈轻寒双手执笏出列。
而后,将昨日与皇帝商议过的科考一事,在文武百官面前又讲了一遍。
明明早已心知肚明,金殿之上的沐子君却故作第一次听到一般,先是表示好奇,而后连连赞叹。
“朕以为科考一事甚好,定能选拔一批贤臣良将为我大舜分忧,列位爱卿以为如何。”
这君臣二人明显在唱双簧,在朝堂之上摸爬滚打的列位大臣自然不会看不出来。
科考一事听来新鲜,却是拣选人才之良策。
不过,列班的臣子们并非都与沈轻寒一般,他们首先考虑的是自身利益,其次才是朝廷。
然而,心里一百个不愿意,却无人敢第一个站出来提出异议。
魏琳儿早已看出皇帝心思,科考一事显然是针对魏氏而来,不过,虽心知肚明她却并不表示反对。
相反,她第一个站出来对沈轻寒表示支持。
“皇上,安郡王少年英才,真乃我大舜之福,臣以为安郡王所言之科考真乃利国利民,泽被后世之策,臣附议。”
在场众臣多是魏氏党羽,见魏琳儿站出来声援沈轻寒,便也都拍马屁一般齐声表示支持科考。
这让新皇登基的沐子君有些意外,这比他想象的要顺利许多。
他以为,此番朝会定会有人以时机尚不成熟等名义对科考一事百般阻挠,然而没有,一个都没有。
沐子君当场降旨,科考相关事宜由安郡王全权负责,昭告天下,于次年开始大舜的第一场科考。
十日后,琼州。
暮色暗淡,斜阳残留在西面的天际,洒下随后一抹似血的飞红。
迷幻而又略带凄凉的山上,有一片略显稀疏的竹林沐浴在这一片苍茫的暮色下,丝丝瘦竹也被残阳染上了红色,一座孤独的坟冢,在竹林间弥漫着一丝幽雅的悲凉。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