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 农门小户(21)(1/2)
最终,木棉写了一份怎么用硝石制冰的配方,连着制作凉皮的方法一并给了林县令。
这本也不是她所创,算不上什么专利,自然不吝惜。
能让古代人民多一种勤劳致富的方法,她并没有什么不愿意的。
至于为什么她写的是“硝石”而不是“消石”,暗叹失策的木棉只能推说卖硝石的不识字,她是猜测的写法。
林县令倒是不疑有他。
他把桌上的绿豆汤一口气喝了,只觉得从头到脚都舒坦了。
这会子他也不觉得热了,付了账便带着衙役们回了县衙。
他急着回去写奏折。
且不说林县令如何着急忙慌的要将方子进上,只说陆家这边,因着县令来吃过一回,也不知怎么的就传出一个县令大人吃着觉得好吃,还要了方子的传言来。
……当然,这也是事实,毕竟打那天之后,林县令每天都要打发家里的仆役来他们家买好几分凉皮回家。
木棉也是奇怪,既然都给了他方子了,怎么不自家做呢?
因着这缘故,码头上便多了许多富贵人家的家仆,都是出来代主人家买吃食的。
一开始只是跟风而已,吃过一次之后却惦记上了这味道。因为凉皮的做法还没有传开,因此有大厨虽尝出了配料,却还是做不出来。
也因为县令家的家仆几乎每日都来,那些个大酒楼也不管做什么强取豪夺的事情,客客气气的上门来求配方。
陆喜听女儿的劝说,也并未藏着掖着,谁来要就卖了,只是卖的时候也会特意说上一句:“县令大人也取走了一份,日后怕是大家都会知道。”
众人都表示无妨。
他们看过方子,便知道寻常人家是不会自己做来吃的,因为做少了太麻烦不划算,做多了压根吃不完。便是有朝一日传开了,他们也一样卖得出去。
何况陆家人挺厚道,一张方子,不过二两。虽说大家都有这点挺烦人,可有县令大人在,他们也不敢为难人家,大家都有总好过人家有我没有吧?
如此这般的,陆喜靠着这卖方子就挣了足足三十两纹银。
原本以为大家都会了,自家的生意就没那么好了,岂不料,不仅没少,反而更多起来。
却原来,只因着他们家是头一家,便有许多人觉得这头一家的才是最正宗的。再者,酒楼卖凉皮,都是一份份调好了端上桌,虽然也好吃,却成了千篇一律的味道。而陆家这边取的却是后世的做法,当面问清了喜好,略做调整,自然味道更适宜每个人的口味。
而这个方法说来简单,酒楼里却不会照着办,一则伙计来来回回的传话麻烦,二则万一要是端错了盘子,那乐子可就大了。
是以,原本没什么人吃的凉皮,在这个夏季,又为陆家拢了一笔不错的家财。
陆记食铺的名声也大了起来,常有人慕名来吃,木棉便趁此机会,又推出了几样泡菜,南方的北方的,还有一直都闻名遐迩的四川泡菜。本地的腌菜过咸,通常都是用来炒菜烧汤顺便调味,而这几味则咸甜适口,四川泡菜更是爽口,最适合夏日食用。
一经推出,受到了许多苦夏没有胃口的人们的欢迎。
这泡菜的方子没有什么购买的价值,正经的大厨随便尝一口便能知道配料,尝试个一两回就能做出来。但见这陆家小食铺三天两头的就能推陈出新,打着想要交好人家的心思,再次带着礼品上门拜访,倒叫陆喜有些受宠若惊。
他听女儿的说是不值钱的,便怎么也不肯收钱,好在大商户都是要面子的,不收钱,那就送礼呗,上门拜访总要带几样礼品不是?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