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阿雅其人(27)(1/2)
“假如这起事件发生在推理小说里,并且那个死前讯息便是解谜的关键,喜欢挑毛病的读者肯定会认为:原来如此,作者是为了写八个圆点代表麻将里一百分点棒的题材,才将犯人的名字设定成百田。”
什么?她究竟想表达什么?
这名男子到底是以何种立场是以何种角度在说明?
“为了犯案手法而决定犯人的名字,堪称是推理小说的宿命。针对此事指责作者太过自圆其说,未免有些不解风情,只是唯独这次,我不得不开口吐槽,毕竟那个死前讯息未免也太贴近题材了。”
题材。
贴近题材。
“碰巧没有当场死亡的受害者,碰巧是个有毅力留下死前讯息的人,在碰巧只能印上圆点的状况下,碰巧联想到光凭圆点就能传达、近似于暗号的死前讯息,碰巧犯人有着能够透过麻将点棒来形容的名字,碰巧犯人不会打麻将——像这样的自圆其说,岂会存在于现实之中?”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即使我还无法明白,不过依阿雅的口吻,至少能确定她早已解开死前讯息的谜团。
照此看来,阿雅女士远比我更早解开谜团。她绝非因为无法解开暗号,才半途放弃查案。
“这种三流推理小说里才有的自圆其说,不可能发生在现实中,如此一来,可能性只有一个,表示这是有人蓄意安排的。有个自以为是的作家,蠢到无药可救的笨蛋,引发这起贴近题材的事件。”
阿雅女士继续说:
“犯人就是你,百田。”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没有一丝悬念的真相。
对于这位主动坦白罪行之人,阿雅女士再次指认对方为凶手。
“这起事件的真相,都与常理恰恰相反。但若是从根本逆向思考,一切就合理了。死前讯息并非是在犯行后才想出来,而是先构思好死前讯息才动手犯案。”
我听得一头雾水,脑子简直快烧焦了。构思好死前讯息后才动手犯案?这算什么?天底下怎会出现这种因果颠倒的现象。
因为,所谓的死前讯息,是受害者在濒死之际留下的讯息,所以才被称为“死前讯息”不是吗?
换言之,只是灵机一动,所谓的灵光乍现。
绝不可能是事前就先构思好的点子。
“因为你的名字里有个百字,事件现场才留下与麻将点棒有关的死前讯息。倘若你的名字里有万或千,应该就会留下一万分点棒或一千分点棒的图案。如果名字里有东西南北或春夏秋冬,你就会利用字牌或花牌吧?假使你的名字很难用血字在地毯上表现出来,到时就在房里准备纸笔即可。被当成凶器使用的笔电,上面的键盘也是很好的工具。真要说来,你根本不必坚持在那个房间里行凶,只要把目标引诱到能让你实行犯案手法的地点,再动手杀掉就好,唯独这起事件,说穿了就是无论犯人拥有什么名字,你都会安排出看似谜团的暗号。”
这有别于受害者在临终前,非得赶紧留下死前讯息不可的情况。
思考时间应该相当充裕。
阿雅女士说到这里稍做停顿,然后才继续解释。
“因为这次留下死前讯息的人就是犯人,也就是你。”
我错愕到瞪大双眼。虽然阿雅女士从刚才便一直在说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不过这句话堪称是其中之最。
“什﹑什么?留下那则死前讯息的人是百田先生吗?并不是受害者旭川老师?”
死前讯息缺乏公信力的理由之一,就是“无法否定是犯人伪造的可能性”。
难道阿雅女士想表达的是这种情况?
犯人为了掩饰罪行、为了扰乱搜查,在现场伪造出死前讯息。
在此次事件里,并非绝无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就算是受害者亲手用鲜血印下八个红点,但只要犯人趁着遗体出现死后僵硬现象之前,也就是目标刚死亡的时候,抓起受害者的手代为留下讯息,便能轻易完成代表一百分点棒的图案。
这种事并非不可能。
真要说来,反倒是极有可能。不过......
“请、请等一下,阿雅女士,这太奇怪了,简直是奇怪透顶。你说留下那则死前讯息的人是百田先生,怎么可能啊?因为那则死前讯息指认的人,正是百田先生喔!”
为了扰乱搜查,故意留下表示其她人姓名的死前讯息,至少还说得通,也能理解这么做的意图为何。
不过,犯人亲手伪造的死前讯息,竟是指出自己的名字?
一般来说,根本没必要特地这么做,简直是太荒唐了。
“此次事件,就是出现这种荒唐的情况。”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