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2/2)
有时候,柳何惜在英国,孤身一人,就想过放弃。
而顾南城,面对着那么多那么复杂的内容,是否也想过要放弃呢?
“其实历史我还学了一些,比如说我当年就看书,知道了中国围棋之制在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重要变化,主要是在于局道的增多。魏晋前后,是第一次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魏邯郸淳的《艺经》上说,魏晋及其以前的“棋局纵横十七道,合二百八十九道,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这与前面所介绍的河北望都发现的东汉围棋局的局制完全相同。但是,在甘肃敦煌莫高窟石室发现的南北朝时期的《棋经》却载明当时的围棋棋局是“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度数。”表明这时已流行19道的围棋了。这与棋局形制完全相同,反映出当时的围棋已初步具备现围棋定制。
而日本围棋在19世纪,曾经远远超过了中国。明治维新以后,棋手失去幕府支持,开始谋求新的谋生手段,导致新闻棋战和现代段位制的出现,并创立全国性的日本棋院。昭和时代,吴清源和木谷实共同掀起“新布局”的潮流,开始现代围棋的时代。其后日本棋界一流棋手辈出,如坂田荣男、藤泽秀行、高川格,及后来的大竹英雄、武宫正树、小林光一、石田芳夫等。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创建后,中国专业围棋水平相当低。从1960年开始,每年举办中日围棋友谊赛。其中,1961年第二届来华访问的日本围棋代表团中的55岁伊藤友惠五段(女性)横扫中国当时顶尖棋手,八轮全胜。1964年改称中日围棋对抗赛,一直举办到1991年。1984年,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开幕,拉开中日围棋交流的序幕。中国人聂卫平在前三届擂台赛中获取11连胜,极大的推动中国围棋的普及。”
柳何惜听着顾南城莫名其妙地侃侃而谈,忍住笑又忍不住笑。没想到,顾南城竟然是一个这方面的痴迷者,对于这些东西这么感兴趣。
这可真的是第一次见,跟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而在家里,柳母收拾碗筷,柳父过来帮忙,开始忍不住夸赞起顾南城起来。“这小伙子可以,不错,脑子聪明,这围棋下的是真有水平。而且还是李先生的徒弟,受到李先生的指导和看好,真的挺不错的。”
“刚才人家小伙子进来的时候,是谁哭丧着一张脸。”柳母洗好碗,递给柳父,“现在又在这里夸人家好了?哦,就因为一个棋。”
“棋怎么了,棋很能看出来问题的。”柳父显然很不赞同,“我就从这个棋就能看出来,这小子肚子里面装了什么东西,气量大不大,有没有未雨绸缪的那种性子。”
“结果呢?”柳母关掉水龙头,看着自己的丈夫。
柳父呵呵一乐,“这小子,真心不错。”
隔天,柳父在家里就受到了一副棋盘。上面清楚地写着——李先生,赠。柳父的手抖啊抖,抖啊抖,一边的柳母正看着那本顾母给的册子,看了眼丈夫,忍不住啧了一声。
“瞧瞧,瞧瞧你的出息。”
“这可是,这可是李先生送的啊!李先生,李先生用过的啊!!”
顾南城好小子,聪聪明明,轻轻松松的,就把柳父和柳母,收买了。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