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5)(1/2)
火车开了几个小时,驶过绿色的田野,灰色的村庄,混浊的长江,终于在汽笛鸣起的声响中再度驶进了摩登的都市。
下雨了。
好在只是蒙蒙的小水滴在飘着。
上海北站的月台霎时挤满了人,身体两侧挂满零食的小贩,兜售报纸的小童,简直比南京还要拥挤,燕子和陆舟宇两个人被挤在后面,只能随着人流挪动,想走快点都无法。
周遥乐赖着自己脚疼,非要宋有正的搀扶,两个人一瘸一拐地走在前面的道路左侧。陆舟宇和燕子跟在后面,陆舟宇知道这个自家表妹向来鬼灵,也不管不问,只是来往人群摩肩接踵,难免碰撞,陆舟宇小心地护着燕子,间或还会揽着燕子的肩头,这些动作让她们偶尔会有一些肢体接触。
而那个杨峰依旧独自走在最前面,拎着个箱子,步伐依旧快速,在人群之中穿梭,背影笔直板正。燕子猜想,也许有什么人在等他。
一出站,杨峰便开始左顾有望,很快,他找到了等他的人——想必那就是他们说的他妻子许怜雨。隔得有些远,燕子隐约看到那个女人穿着一件碎花长旗袍,头发在脑后绾成了矮矮的一丛发髻,整个人显得温柔娴静。
杨峰同他的妻子一同回过头,冲他们笑笑,燕子前面挡着人,她没有看到那个许怜雨,但望着纤细的她偎依在杨峰怀里的背影,燕子的脑海里突然浮现出《诗经》里的一句话。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如今用来形容那个许怜雨,想必也是恰如其分的。
余下的四人走到了相对空旷的路口。很快,他们的面前停了两辆黑色的汽车。一辆是宋公馆驶来的,一辆是陆公馆驶来的。里面都坐着穿制服的老司机,手上戴着白色的手套。他们分别冲宋有正和陆舟宇毕恭毕敬地叫了“少爷”。
周遥乐的两脚踮起,在宋有正的搀扶下上了汽车。燕子听见宋有正小心嗔怪周遥乐,让她下次别再穿不合脚的鞋子,不然最后受罪的只会是自己。周遥乐撒着娇答应了。
燕子看着他们,对周遥乐有些羡慕,但她知道自己学不来,现在的她还太拘谨。
宋有正同陆舟宇打了声招呼,便带着周遥乐离开了,他承诺说会送周遥乐回家,陆舟宇对他自然是放心的。
只剩下了他们两个。
陆舟宇问她,“姑娘,你要去哪里?”
出门前,燕子把姑妈家的地址写在了小纸片上,她掏出来,皱巴巴的纸上隐约显出端正的楷体字,“我要去老西门的中华路那里。”
陆舟宇了然于心,推开车门,绅士地邀请她进去,“那我送姑娘去吧,我家也住不远的,顺路的。”
燕子有所犹豫,她在考量着是否还要他帮忙,毕竟他已经帮了那么多。
“怎么,姑娘还怕我卖了你?”
他这么说,燕子反倒无法拒绝了。
“走吧,虽然老西门离北站也就十来里路,可上海的雨指不定什么时候下起来。”
思忖之后,她的手搭上了他的手,陆舟宇的手心不仅潮湿而温暖,还和父亲的一样宽厚。
汽车一路疾驰,这是燕子第一次来上海,但是她却无心观赏路旁风景,因为比第一次来上海更重要的体验,是第一次坐汽车。坐在汽车真皮的座椅上,她一动也不敢动,生怕把这精妙而神奇的机器给碰坏了。
不多会,黑色的汽车开到了一个弄堂口,停住了。
很明显,弄堂口太窄,汽车进不去。
陆舟宇指着门口的“中华路”路牌,“进去就是姑娘说的地方了。”
燕子下了车,站在路口,却逡巡不敢进。
“姑娘第一次来上海吧,”他揭示了她的窘迫,却并不自知,他直接伸出了另一根橄榄枝,“姑娘,你带着两个包袱不方便,我带你去找吧。”
既定的离别就这样被他的几句话又延迟了一些。
他拿起她的包袱,搭在肩上,从一边跳下车,撑开一把巨大的黑伞,随后绕到另一边,绅士地做出邀请的姿势,邀请她下车。
汽车太高,她借着他右手的力,一跃跳下车,与他有了轻微的碰撞,她如同小鹿一般弹开自己,很快站定,调整姿态,生怕他看出任何的不对劲。
弄堂里湿漉漉的,雨水顺着屋檐滴下来,淅淅沥沥,落在地上成了污水,这里的排水系统不通畅,污水只能四处流淌着,一路裹挟着发黄的菜叶子、乌黑的油渍,整个弄堂里便满是氤氲着这种下九流市井的腐烂气味。
他们走在路上,燕子看到陆舟宇灰色的裤脚很快落满了大小不一的水渍斑点,她脚底踩的青石板也很结实。燕子告诉自己,这是上海。
两人走在路上,她想起他说自己也住得不远,便问他,“先生家住哪里?”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