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初秋的十里长街(1/2)
阿邯确实说不清两人的关系,因为此时两人未发生关系。
或者说,宋丹良和解铃的关系定位是模糊的。
解铃平日喜欢读《山海志》、《空舟山府记事》、《花草杂记》等。狄兰王府兵书犹多,但她对打杀之事毫无兴趣,她的梦想在畅游山河,寄情田园。
不读兵书,所以她对行军打仗之事的了解就不多,了解不多就让她更加崇拜宋丹良,觉得他简直就是用兵如神,无往不胜。她愈发崇拜他,也愈发觉得他是她的英雄,实际上,打宋丹良把她从鸳头山上救出来,他就是她的英雄。
读书磨练心性,她逐渐变得沉稳安静,她也开始思考自己人生的意义,活着的价值。思考这种问题不奇怪,几乎每个长大了的小孩都想过这种问题。
后来,她开始想自己在狄兰王府究竟处于一种什么样的位置呢?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
要知道,府里没有其他女眷,通府的女主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她。可宋丹良虽允许她与他并肩,也从未逾礼过。
读书空余,她总听府里的丫鬟议论是非,偶尔的主题是宋丹良和她。
一说到他们,隐约在说爱情。
说宋丹良舍弃南边一切带她北上来珧州,为她觅得一安居之地;说上次冒犯她的那个州司公子一家已经被革职逐出十安郡;说哪个王爷不是满院子女人,就狄兰王特别,偌大王府,只独宠她一人……
她们说了好多,解铃觉得好像确实如此,一时间找不到任何足以反驳她们的理由,却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劲。
天下女人都说,一个男人爱不爱你,不是看她对你说什么,而是为你做什么……
那宋丹良为她做的真是不少,所以他爱她吗?
不知道。
不知道就不知道,解铃是个心宽的人,爱不爱又如何呢。
*
时光飞逝,到了这年的秋季,
算来,解铃待在宋丹良身边,一晃就快两年。
去年,解铃对市井小儿的歌谣还是很好奇,那些木头做的小飞鸟,带着精巧机关的小玩意儿,她都爱不释手。
而现在,已经逐渐成熟起来,变成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曾经讨厌的珠玉首饰,现在也知道往发髻间带了。
宋丹良很少带解铃出去玩,也不准她随意上街,一是因为太忙碌,二是因为外面的世界太危险。
尽管解铃对街坊间充满期待,她还是愿意全然听他的安排。
那是天正三十七年九月十六,薄暮微存寒意。
宋丹良将解铃带出了天水巷的狄兰王府。
十里长街,两人站在这一头,街上灯火通明。
这便是太子爷要郑重演的第三幕戏。
阿邯催动琥珀珠,幻境里的光影交错,太子爷一身齐整长衣立在街上,胸前的衣服里装着剧本,身边站着解铃。
两年过去,那个佛堕花丛里递血污给他看的姑娘已经出落得如此标致,太子爷露出欣慰笑容。
解铃第一次站上那十里长街,集市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她戴着风帽,一袭月白色纱裙,裹得严严实实。
剧本要求二人必须在半个时辰之内走到青枫浦。
解铃牵着太子爷的衣袖跟着他朝前走,阿邯则化为幻境中人看不见的烟身随在他们身后。
街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解铃很是开心,一路走马观花。
行人许多,人挨着人,拥挤不堪,忽有几个带着虎头帽的孩子,提着红红的小灯笼,挤过人群,从她身边笑闹着跑过。
解铃马上就被吸引了,她扭头看过去,小孩子们脚步轻快,笑声清脆,蹦蹦跳跳的煞是可爱。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