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雨晴支招(1/2)
要干好一件事,必然是要付出十倍的努力。
当官于胡立明是第一次。
他向柴雨晴请教。
当年的柴家湾可没有这么富裕,全是因为在柴雨晴的带领下才有了经济基础的。
胡立明是柴雨晴走后的第二届村长,中间过渡那位的成绩忽略不计。
所以,前辈还是只有柴雨晴。
“真要学啊?”柴雨晴突然间觉得胡立明的升职可能是整个镇人民的福音:“那你得要下一番苦功夫了。”
柴雨晴的意思是农民靠的是土地吃饭,都说土里能挖出金娃娃的,只不过要看方向合不合适。
柴雨晴建议既然柴家湾村走的是乡村旅游的路子,而且已经成功了,那其他的村子也可以复制,只不过,项目得改。
“你可以将它们看成一个大的平面图,一村一特色,村村道道路,而且村村都能将客留住。”自从撤乡并镇后,一个村的版幅是大为增加了的:“养殖,种殖都是路。”
具体要种什么都得因地而宜,柴雨晴推荐他去找专家。
正巧,柴雨天有一个高中同学是农业大学出来的,硕士毕业后留校做了教授。
“行,没问题,你是干实事,我给你牵条线搭个桥,具体的,你问他。”柴雨天对胡立明这个妹夫很欣赏,人家文化不高但是苦干加巧干,经济上比自己还厉害了,而且,现在看来已经小有成就。
柴雨天介绍的同学姓苏,为了表示尊重他,柴雨晴建议让谢师傅送他一起回乡下。
生了沁沁一百天了,也正好可以回去看看。
“老同学,你真将当年的女神给娶回了家?”苏教授笑道:“看来你才是最大的人生赢家!”
什么情况呀?
原来,当年的柴雨天不仅在初中的时候说自己的堂妹是一个天才,在高中的时候也时常卖弄,以至于柴雨晴成了他朋友圈中耳熟能详的人物。
“不对啊,老同学,他不是你堂妹吗?”苏教授觉得近亲授精的动植物都会出现次品,他不会不懂这个道理?
“我堂妹啊,我们认真的数过,至少八辈子都没有关系的,整个柴家湾的人姓柴的人家都是一个老祖传下来的,肥水怎么也不能流了外人田,是不是?”柴雨天特别的得意。
苏教授就乐了。
不过,他看着谢师傅和司机有点感慨,说太浪费了,真的是没有必要用专车的。
“我们也要回家,你也有些时间没回家乡了吧?”苏教授也是荣隆县人,父母都是乡下人,自从他在城里安了家后就将父母接到了身边,算是成功人士的典范了,家里的几间土房子已经塌了也没人管。有时候一年回去一次,有时候三五年才回去一次,回家干脆就住酒店,或者当天返程。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