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舍得付出(1/2)
柴雨晴知道,像杨四婶这把年纪的老人们,她们一辈子在乡下面朝黄土背朝天,在自家的田土里种点庄稼做点事。什么都是自由安排的,无拘无束无人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小日子过得很安逸。
如果说没有经济收入没有来源,进城打工是迫不得已。
但是,他们在乡下的收益完全胜得过普通的白领,所以,完全没有必要在这喧嚣拥堵的都市里受罪。
可是,她为了儿子,为了孙女,在城里留了下来,人在城里心早已经回到了乡下。
天刚亮,她就被自己的女儿吵醒了,然后就是洗孩子;收拾家务、买菜做饭、带孩子,整个儿的就是全职保姆。
柴雨晴上辈子就很羡慕有老人帮忙带孩子的年轻人,觉得那是莫大的福气。
这辈子,她的福气总算是修来了。
可是,又觉得自己很残忍。
家里的人可能会很羡慕她,说她进城带孩子不用干农活,实际上,她是很孤单的。
原本是有夫妻二人的,临到老了却要分离,一个留守,一个进城。
说到底都是为了儿女。
在现实生活之中,绝大部分农村老人都是这样的。
年轻人要上班,要挣钱,要还房贷车贷要养孩子,如果女人全职带娃,男人就会压力山大的。
为了不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自然只能让老人付出一些。
就像小关的母亲一样,为了自己的女儿,放弃了得体的退休生活,生生的过成了保姆。
老的有爱心,小的也就有孝心,都为家庭付出一些,这个家就会很完美。
若是长期只有一方付出的话,肯定就会失衡。
柴雨晴听说过有些老人不愿意帮忙带孩子,和媳妇之间也就成了陌路,舆论往往也是一边倒。说这样的年轻人太自私,老人们不容易,养大了儿女凭什么要帮忙带孙子。
可事实上,柴雨晴觉得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一脉相承,谈不上自私不自私。
付出才会有回报,未曾付出谈何感情。
那种评论婆婆没有义务带孙子的人,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绝大多数的工薪阶层,就像上辈子的柴雨晴,因为没有老人的帮衬将日子过得特别的狼狈。
这辈子,她倒有了不用老人帮衬的资本。
原本都商议好了,生孩子的时候请月嫂请保姆,结果杨四婶自己不放心了。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