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从军(102)丢下一个“不解之谜”(2/2)
来到山海关前,抬头一看,果然关寨雄伟,气势不凡:
关上有一副对联:
两京锁钥无双地
万里长城第一关
山海关北倚燕山,南临渤海,扼东北、华北之咽喉,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山海关地处万里长城的起点,依山傍海,巍然矗立。
我们拾级而上,看见高大雄伟的关楼顶上挂着一块大匾,上书“天下第一关”五个特大的字,笔迹雄浑粗壮,不知是出自何代、何人的大手笔?(感谢朋友“应天人”告知:“天下第一关”匾额系明代著名书法家萧显所书。)
站在关上,环顾四野,极目眺望:左边是起伏的群山,前方是浩瀚的大海,右边是插入海中的长城起点。长城是一道巨大的屏障,它昂然屹立,蜿蜒起伏,直入云端,切割着群山,镇慑着大海;山海关则是长城这条巨龙的龙头。在冷兵器时代,只要派出一支精兵在关上镇守,就能“一夫当关,万夫莫敌!”
站在关楼前,眺望远方:烟波浩渺,山水相依,海天相连,心胸为之开阔,思绪因之飞扬,不禁引发怀古之幽思,历朝历代多少成败兴亡之往事涌上心头,令人感慨唏嘘不已!
关上设有导游,他向我们介绍了山海关的历史沿革、风云变幻……
大家纷纷在关楼前摄影留念。
到吃中饭的时候了,疗养院的食堂管理员从街上买来面包、红肠和汽水。他一面招呼大家开饭,一面抱歉地说:“实在对不起,这里条件有限,请大家马虎吃点,回去吃晚饭时再补偿。”那个导游两只眼睛“骨碌骨碌”地看我们,他心里一定在奇怪地想:这都是些什么人?吃得这么好,还说什么“马虎吃点”?(那个年代,面包、红肠、汽水,那都算是好东西呢!)因为我们都穿着白色的疗养服,又都很年轻,不像是领导干部;他猜不透我们是干什么的。
接着我们又给当地人留下了一个“不解之谜”:
山海关镇的篮球队提出,要和我们进行一场篮球友谊赛。疗养院院方的带队人心中有底,自然是慨然允诺。
比赛在关下的一个篮球场上举行。记分牌上写着比赛双方的队名:一边是“山海关”,一边是“疗养院”。球场四周围着许多闻讯赶来的观众。
比赛正式开始前两队各自投篮热身时,我听见几位当地观众在议论:“什么‘山海关’呀,是‘秦皇岛’市队嘛,在省里比赛都拿过名次呢!”我听了,心里暗笑:原来各自手里都有“冒名顶替”的球队,都想借外力来为自己“长脸”,嘿嘿,有好戏看了!
观众中继续有人议论:“这个什么‘疗养院’队肯定要输,要输得一塌糊涂!他们怎么可能是我们‘市队’的对手?”“还打‘山海关’的牌子呢,唬人啊!”……山海关是秦皇岛市下属的一个镇,因坐落在山海关下而闻名全国。
比赛开始,地域观念使当地的观众们立即自发地当起了“啦啦队”,大喊:“山海关,加油!山海关,加油!……”
可是,这些自发的“啦啦队”很快就沉寂了。为什么?没劲儿了,“啦”不响了!他们一定感到很奇怪:今天怎么啦?我们的骄傲、威震全省的“市队”怎么变得不会打球了?叫人家连着“过人”、“盖帽”、“两步半投篮”……比分拉得惨不忍睹!观众中有人发出不解之声:“这是什么球队?”“疗养院?疗养院的人能打得这么好?”“哪里的疗养院?”“哪里来的疗养院球队?”……
穿着白色疗养服的飞行员们则在场边狂呼大叫:“好样的!”“嗬罗索!”(俄语:好!因为有些飞行员是俄国教官培养的,会几句“洋泾浜”俄语)“再来一个!”……
以极大的比分差结束比赛后,我们就匆匆集队赶火车,给当地的球迷们丢下了一个“不解之谜”!
年轻人好胜,飞行员们更好胜。在火车上,这些飞行员一个个都成了“追星族”,他们热烈地和空军篮球队员们攀谈,极力夸赞他们球艺高,身体“棒”,玩高空,“帅”晕了……大声地表扬他们:“你们行呀,‘棒’小子们,你们为咱空军长脸了!哈哈哈……”
一车厢都是年轻人啊,闹得整个车厢都沸腾了!(待续)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