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从军(88)又来到伞兵师基地(2/2)
二是他们的训练多而严,像步兵一样摸爬滚打,甚至比步兵更严格。因为伞兵的主要任务是空降在敌后作战,环境险恶,没有后援,如果没有良好的军事素质和强健的体能是难以应对孤悬敌后的严酷环境的。
三是他们的伙食也很好,伞兵灶相当于小灶,而且全师上下,从师长到炊事员,一个伙食标准。师领导对全师官兵的伙食好坏能感同身受,这种伙食肯定能办得好。他们像步兵一样训练,锻炼强度大,又有伞兵灶滋润,年轻的小伙子们自然就会像森林中的大树一般茁壮成长。
四是人员基数大。一个伞兵师大概有一万人左右,在一万人中挑出十来个篮球队员,自然个个都是高大威猛、膀粗腰圆的“金刚式”人物。而xx歼击师的飞行员呢,虽然当年体检时身体是最好的,但只能说是没啥毛病,不见得都很强壮。进航校后忙于学文化、学理论、学飞行,缺乏严格的体能训练。到部队后,身为飞行员,上上下下对他们都挺客气的,没人去严格要求他们锻炼身体,更没有“摸爬滚打”的磨练。虽然工作环境主要是在室外,但被航空帽、飞行服包裹着,晒不着;运动衣一穿,就露出了一身的白肉。还有一个是人员的基数小,一个歼击师只有几十名飞行员,从几十名飞行员中挑选出十来名篮球队员,和从一万人中挑选出十来名篮球队员,自然是没有可比性。而双方打的招牌还又都是“师”,是师与师的对阵,是两个级别对等的球队。你又无法向广大观众去解释其中的不可比性。我虽然不是xx歼击师的人,站在球场边上看着心里也不好受:我们都是飞行人员,都希望飞行人员能赢球;即使输了,也不能显得太苍白无力、不堪一击啊!要不,怎么把我们和长空万里、叱咤风云联系到一起呢?
从这件事上至少说明了我们飞行人员在体育锻炼上还有待于大力加强。
而伞兵师呢,由于上述各项条件的综合,把他们锻造成了一支精锐、强悍的部队。他们在地面作战时,其战斗精神、战斗素质、体力等诸方面不亚于任何最精锐的陆军师;不同之处则是插上了翅膀,可以根据战场的需要投放到任何一个点、一条线或一个面上去阻击敌人、断敌后路。一旦出现这样的战况,敌人必然会以几倍、几十倍的兵力拼死冲杀、突围!伞兵师参加的战斗,常常需要以少敌多、宁死不退,战斗总是极其激烈、极其残酷的;所以对他们的训练也要极其严酷,从而锻造出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一群视死如归的铁汉!
后来空军觉得全军只有一个伞兵师,太少了,不能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便向军委打报告,请求再拨一个陆军最精锐的军给空军,以便组建一个空降军。经***批准后,军委选出了陆军中最优秀的三个军供空军挑选(空军向陆军要人,按照历史习惯,从来都是“举三选一”。这起源于空军建军初期,一口气组建了6所航校,但缺6名航校的政治委员。***指示军委:“举三选一”,在陆军中举荐优秀的政工干部18名,供空军从中挑选6名。此后便成了例规)。这次军委举荐的是三个战功赫赫的王牌军:原一野的第一军,是一支当年保卫延安的劲旅,人称“天下第一军”;原二野的15军,在朝鲜的上甘岭打出了震惊世界的军威;原四野的38军,有着“万岁军”的光荣称号。
这三个军一摆出来,倒使空军司令刘亚楼为难了:他对哪一个军都喜欢,恨不得三个军全要!可是不可能啊!挑来选去的,“篮里挑花,越挑眼越花。”……最后还是选了原二野的15军。因为15军在朝鲜的上甘岭战役中,以劣势兵力、劣势装备抗住了美国陆、空联合作战的优势兵力的突然袭击。他们以班、组为单位,各自扼守各个山头,扼守坑道,顽强抗击强敌,遭受重大伤亡而誓死不退,终于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伟大胜利!(后期有12军增援。)美国对上甘岭战役的失败痛心不已,将其列入军事院校的研究课目,企图从中找出失败原因,总结出经验教训,以利于今后打好有可能发生的战争。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上甘岭战役依然是美国军事院校的必修课目,可见其影响之深远!因此,刘亚楼认为,15军具有伞兵部队最需要的“孤胆”精神,而且它的影响是世界性的,所以最后还是挑了15军。这是空军第一支军一级的伞兵部队,按理说应该叫空降第一军,但却叫空降15军。因为15军太有名气了,这是震惊世界的番号,空军舍不得丢掉,把它保留了下来。
伞兵师后来又邀请我们师跟他们赛一场球。我们有自知之明,不想再出一次“洋相”,婉言谢绝了。(待续)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