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从军(41) 老团长被几个年轻战士缠得生气(2/2)
部队进行抗美援朝教育,这也是一种备战的方式。主力团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得很好的,经过教育后,战士们纷纷表决心,要求到朝鲜前线去参加战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这天,我站在楼上的阳台上,看见团部门口有几个全副武装的年轻战士正在要求团长批准他们去朝鲜参战。团长表扬了他们的勇气和决心,并告诉他们:随时准备着,只要上级一声令下,就立即开赴朝鲜前线。可是那几个战士不干,要团长马上批准。团长说,没有上级的命令,我不能批。几个年轻战士死打蛮缠,硬要团长批准,怎么劝说也不听。缠得太厉害了,终于把团长给惹火了:“没见过你们这号兵,怎么不讲理呢?”发火也没用,他们就是赖着不走,非要团长批准不可。老团长(董正洪)是个老红军,四川人,是全团资格最老的军人,团里唯一的长征干部(团里没有政委,副政委代行政委职权,还有一位副团长兼参谋长,一位政治处主任,都是抗战初期入伍的,都是北方人。全团连以上干部基本上都是北方人。主力团的干部打仗勇敢,总是带头冲锋,所以干部伤亡大;加上打了胜仗后层层提拔、补缺,这个团的干部相对要年轻一些,但敢打敢冲的战斗精神代代相传),在团里有很高的威信,对下级从来都是“令行禁止”的。没想到碰到几个这样的“愣头青”,把他气得够呛。团长气得大声训斥,战士们就立正听“训”。听完后还是那么两句:“我们坚决要求去朝鲜前线,请首长批准!”反反复复,没完没了。
当然,他们的热情和勇气可嘉,但这种死打蛮缠的方式,也实在是叫人受不了。
这时,小通信员走过来对我说,有电报。我便离开了,回室内去工作。不知这事儿后来是怎么解决的。(想不到的是,60多年后的今天会在网上遇到老团长的女儿。)老团长的女儿英姿飒爽、多才多艺!
经过一番动员、教育和战士们的强烈要求后,去朝鲜前线的事情终于开了个小口子:上级要求该团选调十几名有战斗经验的班排干部赴朝鲜前线补入志愿军中,充实基层,当战斗骨干,带新兵们打仗。
这天,团部开欢送会,十几名被选中的班排干部喜气洋洋地踏进了团部的作战股(作战股的房间最大,因为墙上要挂作战地图)。把几张办公桌拼成一张长方形的大桌子,他们被安排在桌旁坐下。警卫员、通信员和作战股的干部们忙着搬进大袋的花生,大篓的橘子,大桶的茶水。
团首长们也都参加了欢送会。当香喷喷的炒花生、红彤彤的鲜橘子瀑布般地倾泻在桌子中央时,战士们满心欢喜。年轻人消化能力强,又没多少钱去买零食吃,嘴馋着呢,遇到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当然要大吃一顿啰,加之首长又热情地劝吃。于是,在几位首长作指示时,这些年轻的班排长们便一面听,一面吃,耳朵、嘴巴两不闲,全都大丰收。炒花生吃多了就吃橘子、灌茶水,敞开肚皮吃喝,一个个都吃得饱到了喉咙口!没关系,那年头年轻人的肚子就像是烧劈柴的老虎灶,只要出去蹦达几下,就能像火烧劈柴一般,化它个一干二净!
欢送会开到12点,到吃中饭的时间了。警卫员、通信员们收拾吃剩下的花生、橘子,打扫干净地下的果皮、果壳,然后从中灶厨房端来一碗碗海大碗装的整鸡、整鸭、整鱼,还有大块大块的红烧肉,一口可以吞下一个的油炸虎皮鸡蛋……天啦,这么多好吃的菜,真是百年难遇啊!可是每个人的肚皮都已经像打足了气的篮球似的,再什么好东西也灌不进去了,只能在心里暗暗叫苦,徒唤奈何!
饭后,看着基本上没怎么动过的大碗大碗的好菜又一碗一碗地端回厨房来,中灶的老头炊事员(警卫员、通信员们都管他叫老头,其实他不算老,也就40几岁、50不到的样子,拿现在的标准衡量,算是“年富力强”;可那时候部队里上上下下都年轻,他的年纪比师长还大呢!)气得骂娘:“妈的,这些傻x!”老头炊事员对自己的手艺没能获得食客们的欣赏,十分恼火。
晚上,在火盆边,参谋们学那些班排长们想吃又吃不下的尴尬样子,又把我们的肚皮给笑痛了。我说:“你们也太坏了,怎么不预先给人家打个招呼呢?”他们说:“谁会想到呢?大家都听首长讲话去了,想不了那么多啊!“(待续)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