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从军(35)农会要把六号首长抓回去“镇压”(1/2)
农会要把六号首长抓回去“镇压”
在基本完成全区的剿匪任务后,分区前指撤销,我跟随二号、四号回到了分区司令部。
这时,译电组长(吴恩航)找我谈话:“你来到军分区后,表现不错;特别是在前指参加剿匪时,任务完成得很好,首长对你也很满意。你为什么不申请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呢?”(后来才改名为共产主义青年团)译电组长是团小组长。
“入团?”我吃了一惊,“我够条件吗?”
对入团,我是有过深刻印象的。入军大后,行军途中,在湖南湘潭的乡下休息了几天。中队趁休息时间召开全体学员大会,讨论两个学员的入团申请。
先由安副指导员作开场白:“今天这个会就是讨论xxx、xxx两位同志的入团申请。大家先听听他们的自我评价和对团组织的认识,然后请大家发表意见。”
随后,那两个学员就先后拿着讲稿发言。每人都写了厚厚的一叠,先从认识谈起,然后谈自己的表现,优点:一条、两条、三条……缺点:一条、两条、三条……缺点谈得更多,像作检讨似的。最后恳请大家多提意见、多帮助、多指教。
他俩谈完后,大家发言。发言非常踊跃: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又是一条、两条、三条……有事实,有分析,有看法,就跟数头发似的,把他俩的优点、缺点,各种表现,数得清清楚楚,摆得明明白白。大多数群众的意见是:他俩优点多,缺点少,同意他俩入团。
最后,安副指导员表态:同意大家的意见,上报上级党委和团委审批。
因为他俩的表现是很出色的,不久,他们的入团申请得到批准,却把我吓得够呛:天呀,入团这么难呀!要经过一百多人的眼睛、嘴巴过滤,像受审判似的站在众人面前洗耳恭听、虚心接受,那场面太吓人了!所以从此后,我把入团视为畏途,觉得入团比登天还难,还是少惹这个麻烦为妙。
没想到团小组长主动叫我写入团申请。他还说:“不够条件我会问你吗?快写申请吧。”
我犹豫地问:“会批准吗?”
译电组长笑了:“你申请都还没写,怎么知道会不会批准呢?”
我还傻乎乎地犹豫着。
译电组长又说:“批不批准,我不能给你打包票;但我个人认为你是够条件的。”
既然如此,那就写一份试试看吧。学了“团章”,写了一份申请,后来又填了一份“入团志愿书”,请译电组长和组里的一位团员(徐长清)做介绍人,就把“志愿书”交了上去。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