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喜欢游历的公主(1/2)
“不好了,寝宫里没有公主的身影!你们快去找!”一阵焦急的声音从寝殿内传入这座奢华的宫殿的周围,身在大宛国皇宫中的宫女、太监听到跟随在凝儿公主身边的嬷嬷惊呼声,每个人脸上露出紧张、焦急之色。
要知道公主丢了,要牵连很多人,身在这里的宫人都知道凝儿公主是帝后的心间宠,而且这位公主也是整个大宛的福星,传说夜凝儿的降生给原本大宛国的北方干旱了很久终于降下了甘霖,整个北方得到了雨水的滋润,那里的百姓有了希望,觉得是这位公主带给他们的福音,因此帝后和整个大宛视这位公主为珍宝。
和大燕相邻的大宛整个全国对这个福星公主很是尊重,比几位皇子殿下还要受宠,不过公主身边的皇兄们很是宠凝儿公主,而福星公主却不爱呆在皇宫中,常常扮作平常百姓偷偷溜出皇宫游历周边一切,每一次游历,给自己增加了很多阅历。
什么公主不见了,这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身在殿外的太监、宫女此时乱做一团,不停的在整个皇宫的周围找寻凝儿公主的身影,生怕惊动了帝后和几位皇子殿下。
“奴婢记得前几日公主兴奋的从外面回来后,嘴里一直念叨着奇怪的菜名,虽奴婢不懂公主说的是什么,但有一点能肯定,一定在蓉城中看到了什么样的美食?”一个宫女像是记起什么似得,眼中一亮,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快速的到了一直跟随凝儿公主身边的嬷嬷说道。
站在这个宫女身边的另一个宫女和公主身边的嬷嬷听了她说,那个宫女在脑海里翻转一下,和这个宫女一样同样兴奋,“是的,公主是曾经说过要去大燕帝京的什么居,她也要去品尝一番那里独特的菜肴。”
想到每次凝儿公主都是一声不吭的从她们和帝后的眼皮低下溜走,等到再次回到大宛皇宫中已是几个月后,身边一直跟随三皇子送给公主最贴心的暗卫,这次是不是和前几日是一样的?众人把发现公主到找了很久没有公主的踪影想了一遍后,才把整个事情串联在一起,想起了那个冷面暗卫。
对啊,他们怎么没有想到这一层,记得上次公主也是一声不响的半夜离开皇宫,他们也是一头雾水的找了许久没有结果,再次回到凝儿公主住的寝宫中,掀开床榻上的锦被这才看到一个枕头拼接的人形下面压着一张娟秀的字迹。
不过那次帝后和三位皇子差点把所有的罪责怪罪于她们这些跟随在公主身边的人,还好跟随在公主身边的暗卫在公主离开皇宫后的五日传回了消息,才让她们免去了砍头之罪。
环视着整个宫殿的四周,看了整齐的宫殿,跟随在凝儿公主身边的嬷嬷心里有了一些答案,“你们到三皇子那边,我再去内殿看看公主床榻和衣柜,有了消息及时禀报。”
“是嬷嬷,奴才们明白!”这些宫女、太监再次从这里分散开,还是如刚才一般向着凝儿公主的三皇兄的宫殿方向走去。
转身回到寝殿中的嬷嬷再次查看了四周,和刚才她进来的时候是一样,平常凝儿公主用过的东西和书籍还是按照公主在的时候摆放,到了内殿中,一片静谧,金色的阳光洒在寝殿的周围,环视四周,丝毫看不出异样。
没有丝毫犹豫的嬷嬷到了精美、考究的床榻边,掀开锦被,除了被褥下的床榻和枕头什么也没有,她更是疑惑,不停的用手摸着床榻上的褥子,什么也没有,掀开被褥,没有发现一片纸张,更是有些犹豫。
公主似乎知道他们这些人要和前几次一样翻找她的床榻,好把有力的线索呈现给帝后,这次凝儿公主似乎片纸留言都没有留下,更别说那些证明公主离开皇宫的证据,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公主平日里扮作平民的装束是不见了。
“嬷嬷,奴才们去三皇子那里,三皇子说跟随在公主身边的暗卫替三皇子出外办事了,似乎察觉到什么,问奴才公主时,只是说了别的。”站在宫殿内的奴才说了这些后,心里还是有些担忧,不知这次公主要多久才能回到皇宫。
这件事一直成了跟随在凝儿公主身边的嬷嬷,奴才的担忧,他们还在为了这件事烦心和担忧,而此刻已经扮作俊俏少年郎的大宛国公主夜凝儿身在一片看不到周围人家或城池的大路边的一棵几个人都合抱不住的百年老树的树干上。
树下的骏马悠闲的甩着尾巴啃食着周围的青草,这一人一马完全看看不出是一位皇族公主该有的一切,以她以往游历的经验,想必此时皇宫中已经乱做一团了吧,双手撑着头的夜凝儿嘴里叼着一颗草,舒适的躺在整颗树干上,翘着二郎腿,看着茂密树林中的那抹蓝天白云,还有从头顶上飞过的鸟儿,怎么也和皇宫中端庄娴雅的公主不相符合。
可她就喜欢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也喜欢不被束缚的一切,不知叹了多少气了,那张娇俏可爱脸颊还有那水汪汪的大眼睛,怎么看怎么可爱,“哎,出来的感觉真好,这次没有三皇兄的暗卫跟着也好,不过有了也不会太糟!”
如银铃般的声音从这个公主的口中吐出,一副不知少年愁的样子任多少人看了更是能引起多少人的羡慕,这位公主发出的感叹是她在皇宫中从未有过的,想着自己已经离开父母、兄长有了一些日子,为了那些古怪的菜肴,寻找遨游在天地间的自由,还是偷溜出皇宫中……
从老树上起身,一个灵活的跳跃安稳的落入地面,如精灵一般迅速的到了那匹悠闲的坐骑前,握着缰绳,温柔的小手拍拍骏马的马背,脸上露出无比的温柔。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