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朝堂论国策(下)(1/2)
“七叔的病可是又犯了,在这朝堂上说这等傻话!”端木秉煜笑着说。
“睿王是平日里戏耍闹多了,也当这朝堂论事是儿戏吗?”说话之人年轻气盛,正是言官之首卓白。
“殿下久疏朝堂,此等大事可不是对症下药四个字就能解决的。”穆宁道。
“本王行为去过边塞,对于这边塞的风土人情,地理风貌自然不知,自然是没什么好法子。可本王所说的对症下药可不是儿戏。”端木渊与穆宁二人一唱一和,将这上乾殿当作戏台,唱了起来。
“七叔言下之意,非得找个熟悉羌族与边塞之人出主意咯?”端木明初说。
“嗯,明初就是聪慧。”
“九叔和白将军自幼长在边塞,对于两国边塞最是了解,可有什么法子?”
“皇兄。”端木嗣从一边走了出来,“皇兄,臣弟有一拙见。要是说错了,皇兄和诸公可别笑我啊。””
“但说无妨。”端木佑说。
“臣弟认为,战事持续数年之久,两国百姓均已是精疲力尽,许多人家宅被毁颠沛流才会沦为流寇,莫不如由我们封丘牵头,集两国之资给边塞的两国百姓们寻个临时的居所,有了住所他们自然就能安定下来,也不会惹事生非了。”
“是个好办法啊。”朝臣赞许,端木嗣回过头冲着白沐辰眨了一下眼睛。
“微臣就怕这银钱不够啊。”王成和说。
“白将军有何高见?”端木渊回头问道。
“我?”白沐辰指着自己说。
“这朝堂上还有第二个白将军不成?”
“是。”白沐辰看着白荣,自己的父亲点头应允之后,白沐辰道,“我们没有多余的银两可是我们有布匹、盐巴和茶啊。微臣久居边塞,那里虽地域辽阔但是物资匮乏,寻常家的百姓最缺的就是这三样东西,特别是盐。我们可以用布匹和茶作为诚意,告诉羌族人我们想要改变边塞百姓的生活现状,让他们出大部分的银两,若是不足再由我们补上小头即可。”
“白将军高见啊。”身旁之人纷纷赞许。
“流寇之所以作乱便是因为他们缺什么就得抢什么。羌族盛产骏马与铁矿,很多人都能随意购置这两样东西,骏马可作行军,铁矿可制兵器,只要有这二者自然就能组成一支散军,所以流寇作乱打砸抢烧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用盐和他们换铁矿及骏马,这样既可以壮大我们封丘自己的军队,也能同时削弱羌族人的实力,让他们逐渐没有办法再组成一个能与我们封丘抗衡的军队,这样也可巩固封丘边塞的太平。”
“白将军好计策!”
“是啊,如此一来既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压制那些流寇,又能从根上彻底断了这祸端。”
“白将军此计甚妙啊”
“甚好。”高位上的人只说了这两个字。
“陛下,微臣觉得白将军之法可行,但由何人去和羌族人交涉?”
“父皇,儿臣愿代表我朝前往羌族与羌族王交涉。”端木明初说。
“不可,羌族人生性凶蛮,虽已与签订和书但其心不定,三皇子乃是皇室血脉,不能冒这个险啊。”曹轩道。
“曹大人多虑了。羌族王并不是出尔反尔之人,既然已经承诺三十年不扰边境,那便不会做出有损两国邦交和宜之事。”白沐辰道。
“白将军倒是对那羌族王的脾性甚是了解。”冯季宇说。
言者有心,听者更有意。这句话入了端木佑的耳朵。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