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章归乡亲故地在心田(2/2)
五个孩子下马埋锅做饭,热热乎乎吃了一通,待马儿吃了草料,上马缓缓而行。
走了一两个时辰,马力恢复,又是一通疾驰,如此一路跑跑走走一直行驶直天亮,终于赶到吕家村。周小同与哼哈二将和吕氏兄妹互道珍重,沿着去往周康村的大路飞驰而去。
三个孩子快马加鞭,不一会儿跑的便离周康村近了……
远远的,熟悉的周康桥慢慢出现在眼前,越来越近,越来越是清晰。那颗硕大的杨槐树依旧矗立在周康桥一旁,像一个忠诚的卫士,坚守着周康村。
三个孩子骑着大青马走过村口矗立着的老杨槐树,踏上周康桥,心中兴奋异常,大声欢呼。
终于回家了。
周小同去年过年时来住过两三日,虽也激动,却不如哼哈二将疯狂,看着二人喜极的模样,心中一阵温热,一阵激动。
三人下马围着周康桥与老杨槐来回翻腾了一阵子,强压心中的兴奋,来到昔日玩耍习武的场子,‘练武坪’。
练武坪变了模样,坚硬的土地被铺盖了一层厚厚的沙土,场地也比以前大了一圈儿,想必是康步定和周伯富他们搞的。
良久,三人慢慢平静下来,看着眼前熟悉的老杨槐,四周的田地荒野,北面的沙河,河南岸的村子。停下脚步,站在脚下当年亲手做成的练武坪之上,心中感慨万千,一股豪气顿生,瞬时冲天而起。
流连了许久许久才依依不舍的离开练武坪,牵过大青马缓缓走过周康桥,沿着沙河一路向东,村子里宁静安详,路上没遇到一个人。
路口往北拐弯处,竟然开通了一条河道,河道是挨着村子最中部的街道挖开的,河床三五米宽,河水顺着村中街路向北一直流去。
沿着小路顺着河水一路行走,康国柱甚感奇怪,惊呼道:“这个工程可不小啊,咱们村子里千把劳力要干多久啊!你们看,很长的,难道是要通到咱们村子中的池塘里去?”
康步定说道:“不会吧?咱们池塘里的池水一年四季都是很多的,每年到了四、五月份的雨季,池水都会漫到路上呢,怎么会往那里通呢?!”
周小同琢磨了一会儿,高声说道:“我知道了,肯定是要把咱们北头的荒地改成田地了,那里地势高,也没有河流,正好把沙河的水通过去,然后到了流不动的地方,再往下游挖!”哼哈二将一听,纷纷点头,齐声道:“有道理,有道理!”康国柱又补了一句:“有一腚的道理!”三人哈哈大笑,周伯通道:“是,是有一腚的道理!我看出来了,道理都摆在你的脸上呢!”
离过年还有小一个月,忙活完了庄稼活儿,村子里会武功的壮汉都会到大荒山狩猎采集药材。由于冬季寒冷,村里的小小街道上很少有人外出走动,留在村子里的老幼妇孺和个别青壮劳力,大都窝在自家的炕头上做些缝缝补补的活儿,大人们一年的穿戴也会在这一段时日赶出做完,孩子们过年穿的新鞋新衣自然也是这时做好了的。
三人牵着马儿说说笑笑来到村中学堂,以往感觉巨大威严的学堂教社此时也觉得不再那么伟岸了。看到西北几颗树木之间搭建的那几间小小恭房,想到郝武勇老师掉进粪池一幕,康国柱会心了笑了,贼兮兮的那种笑。
周小同猜到这胖小子想些什么,挨过去捣了一拳,笑着说道:“你还好意思笑,当年可吧咱们的郝老师害苦了……唉,现在想起,咱们做的是有些过了!”
康国柱大笑道:“什么过不过的,他当年整咱们,咱们不过是让那颗小树变得柔弱一点而已,谁让他不好好拉屎呢,蹲下时非要去拉那颗小树,怪咱们吗?哼,吃屎去吧。”周伯通笑道:“屎到了粪坑里就变成了粪,应该是吃粪。”
康国栋白了他一眼道:“狗屁,那里面都是黄汤汤,粪是干的,蠢猪!”周伯通故意装作明悟了的样子,“噢,原来是这样,坑胖子喜欢喝稀的。”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