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甜密升级(1/2)
说话玉竹至从去了文韬家串门,两个的恋情从半公开就转到公开。现在不单是文韬去杜志国家找玉竹,玉竹也去程家找文韬了。只要他们俩在一起,程、杜两家都给他们创造单独在一起唠嗑的机会,有时文韬领着玉竹去他们家族中的大爷、叔叔、姑姑、哥嫂家溜跶溜跶。有时同文良、文财、文峰、文富、文娟、文荣、文英等弟弟、妹妹一起说笑,玩游戏。
这天,文韬领着玉竹来到程连旺家,程连旺夫妻并没在家,他们来到杜春梅这屋。杜春梅一见玉竹便笑这说:“玉竹你的牌真大呀。来屯里这么多天,也不来我家坐坐,怕我家炕上有针,扎了你屁股?”
玉竹听人说杜春梅特爱跟人闹笑话,什么诙谐幽默,什么荤的素的,高兴起来,也不分对像,也不分场合,逮啥说啥,一般人招架不了。现在见她上来就闹起笑话来,心里打怵,可是刚来,又不能起身就走,只好硬着头皮坐下。
杜春梅忙端过来一盘瓜子,一盘爆米花让玉竹、文韬吃,又给他们沏茶。玉竹忙阻止道:“大嫂,别忙了,怪麻烦的。”杜春梅说:“不怪,麻烦啥。你轻易不上我家。”说完,她给玉竹、文韬拿杯子倒了茶水,玉竹、文韬忙接来,三个吃着瓜子、爆米花,喝着茶唠嗑。
杜春梅笑嘻嘻地看着玉竹说:“以后常上我家来玩,别装不认识。人都说‘新媳妇上炕,媒人靠墙’。我这个媒人这么快就靠墙啦?”说的玉竹、文韬脸通红,没话回答。杜春梅却“哈哈”大笑起来。玉竹想起身走开,又一想,那样做,杜春梅没面子,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只说:“我不会闹笑话,别瞎闹。”
杜春梅却不肯收敛,故意两眼直愣愣地盯了一会儿玉竹的脸说:“哎哟,你长的咋这么俊?怪不得我大兄弟看中了你。我要是男的也得相中你。大眼睛,双眼皮;樱桃小口,美人鼻;杨柳细腰,大长腿。要多俊有多俊,俊的小子见了直了眼,俊的姑娘见了躲起来。”
杜春梅这一套话说下来,听得玉竹忍不住笑起来,也越发地不好意思,又红着脸说:“大嫂,有你这么夸人的吗?像损人。”杜春梅说:“怎么是损人?我是爱你爱不够,才说这套嗑,一般的我不说,这得费我老多精神呢,得吃五斤肥肉膘,才能补回来。”玉竹说:“即然你这么费精神,就别费这个劲啦。”
杜春梅不听,依就荤活满口,弄的玉竹没话回答,只好发出最后通牒说:“大嫂,你再这么说话我就走了。”杜春梅“哈哈”地大笑着,又认真说:“咋的,不习惯?慢慢地就习惯了。上老程家当媳妇先要学会说荤话,不然干吃亏。我这样的算好的,碰见你那几个嫂子试试。”文韬撇着嘴说:“哎呦呦,头一回见你还谦虚起来了。你是头,谁还能越过你。”杜春梅摇摇头说:“既然你嫌我谦虚,还封我是头,那我就不客气了?”文韬忙告饶,摆着手说:“你不是头,你还是谦虚的好。我服你。”杜春梅笑了:“这还差不多。”
三人又说笑了一会儿,玉竹先站起来告辞,杜春梅笑着说:“玉竹是文明人,跟咱这老娘们说不到一块去。”玉竹忙否认:“什么呀,都坐半天了,该回去了。”说着就往外走。杜春梅在她身后说:“弟妹,慢走,外面路滑,让我兄弟搀着你。”玉竹也不敢接茬,忙走了。
玉竹回到杜志国家,对李敬文说:“我可不再去春梅大嫂家了,她的嘴咋那么能说,一套一套的。我是说不过她。”李敬文笑着说:“别说你现在,以后也说不可过她。整个屯子也未必有人能说过她。她来大彪、说黄话都是一流的,我记得前年我们在杜平三叔家门口坐着,老罗头和老罗婆赶车过来,他们跟杜春梅论亲家。看见杜春梅就跟她闹笑话来,一一一那老罗婆闹笑话也是有名的。她说杜春梅‘亲家真多,走哪儿拉拉哪儿,走到这儿,还拉拉了一个亲家’,杜春梅立刻说:‘可不是,这儿亲亲拉拉地哪儿都是,还有两个没拉拉出来,捂白毛了。’说的老罗两口子没词了。”
玉竹只觉得杜春梅说的话可笑,但是不明白她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就问李敬文,李敬文只解释说:“骂老罗两口子呗,他们不是白头发了吗。”玉竹知道是骂人话,也就不在深问。
玉竹与文韬在一起,更多的时间是看书。
这天,玉竹去程家找文韬,文韬正在看玉竹的读书笔记,这是文韬送给玉竹的那个日记,玉竹记的全是读书笔记,并没有写情话。
玉竹看了笑着告诉他:“这个曰记本还是你给我的。”文韬笑着说:“你都记这些了,我却没写几个字。当初说好互换,我的却拿不出手。”玉竹笑嗔道“看来你没有把这事当真,弄弄噱头而已。”文韬急得忙解释说:“不是,不是。我真的没时间,对不起了。”玉竹见他着急的样子,笑了:“我知道你比我忙,我只是说笑话。你不是说还写几个字了吗?那就算。”
文韬的脸一红,拿起玉竹的本,指着说:“你记得这篇文章也不错,说的确实好。”玉竹接过看,原来是自己记得那篇题目为《靠不住》的文章。
玉竹、文韬并肩坐着,共同读起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近山的人要有本领吃山,靠近水的人要有本领吃水。本领大,吃得好,吃得多;本领小,吃得坏,吃得少。靠山,本领大可以开矿,本领小只能打柴。靠水,本领大了行轮船,本领小了捞鱼虾。如果什么本领都没有,还不是“望洋兴叹”。
归根结底,“吃”的是自己的本领,靠山靠水都靠不住,只有自己的本领最真实,你看,“靠”这个字的结构已经明明白白“告”诉你,依赖他人的念头是“非”分之想。
俩人读完,又看玉竹的心得,“我的本领不大,但绝不会“靠”,“靠”是懒惰,是自私,是无廉耻,要不得。”
文韬手指本上的字说:“这篇写的非常好,简捷明了,你的这句“要不得”说的也好。我也是这么想的,不然也不能养羊。养羊也算靠山,比不上开矿,比打柴的收入还是高些。”玉竹说:“开矿、行船的能有几人,多数人还是打鱼打柴,总比有些靠山靠水靠不上,回头靠爹靠娘强。”文韬说:“爹娘不能靠,他们一年比一年老了,干不动了,以后还要靠儿女养老呢。所以人只要到了成年,就要靠自己。”
玉竹叹口气说:“是呀,爸妈把儿女养大不易容,咱们是时候回报他们了。我爸妈更不易容,我家是一帮姑娘,长大能干活,一个个都上人家去了。”文韬安慰她说:“无论到谁家,终究还是他们的姑娘。成了家的人,都有双层父母,一手要托两家。”玉竹说:“话是这么说,现实生活总是不能可自己的心意来。习惯上都是男人娶女人,不是女人娶男人。若是女人娶了男人,都觉得怪怪的。”文韬说:“可不是,如果是男人当了上门女婿,习惯的认为,这个男人家里一定穷,娶不起媳妇。要是把丈人丈母娘接到家里来,说法就一样了,得说这个男人‘行,人义’。”玉竹“咯咯”笑起来“你想得还挺周全呢。”
两人谈的正欢,只见文雷、文嘉、文宁、文莹、广丽、广纯、广琛这几个十岁左右的小孩子跑了进来,叽叽喳喳,屋里顿时开了锅似的。文韬指着一个胖乎乎圆脸的小男孩说:“他是七叔的小儿子,叫文雷。”玉竹问他:“几岁了?”文雷笑嘻嘻说:“十二了。”玉竹说:“跟我家老妹同岁。”文雷白愣着眼睛说:“你老妹是女的,谁跟女的同岁。”说的玉竹忍不住笑起来“这啥理论那?”
玉竹这一笑不要紧,几个小孩嘻笑着都跑了。玉竹、文韬听他们进了上屋,文韬笑着说:“这也忒快了,还没介绍完呢就跑了。”玉竹说:“你们家族人是多,我这几天也没记住谁是谁。”文韬说:“不用急,慢慢就记住了。”说着两人又靠在一起继续看日记。虽知,几个小孩只在上屋只呆了一会儿,就又跑过来,这回他们一进屋,文宁、广琛就首先脱鞋爬上炕。玉竹、文韬只好收起日记本,同他们玩起来。
他们几个也不怕生,抢着跟玉竹说话,文莹,广丽二个小姑娘同玉竹更亲近。玉竹见广丽的头发有点乱,就拿了钱明华的木梳给她梳头,给她编了两根四股的小辫子,文莹见了,好喜欢,也让玉竹给她编,玉竹见她的头发短,没法编,让文韬给找了根毛线绳,截成四段,给文莹扎了四个小刷帚辫,高兴的文莹照着镜子看了好一会儿。
文雷、文嘉两个大点男孩先说:“臭美、臭美。”文宁、广纯、广琛也跟着喊:“臭美、臭美。”气得文莹、广丽撵着文雷、文嘉揍。文雷、文嘉起身跑出屋子没影了。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