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今我来思,翘首以盼(1/2)
赵倩笙的身子沉重的紧,曼妙的身姿已显丰腴,不日就要临盆的她现下就连走路都显得有些困难。
李隆基安置好潞州事宜,本想留她在此,启程那日,她却自个儿乘着马车去赶他,那副身怀六甲,颤颤巍巍的模样,李隆基一直觉得愧疚难安,他也曾一度觉得,潞州的这些时光里,她那熟悉的固执性子,仿佛一直就是武霓裳陪在他的身边。
于是也并不将她强行留下,吩咐李宜德贴身护卫她的安全。
因着是暗自回京,一行人都是简装出行,亦不敢纵马急骋,车马缓慢。途经驿站换马时,几人又趁着空闲上了壶茶,要了些茶点,坐成一桌闲聊了一番。
雨季一过,天气愈加炎热,赵倩笙更是受不住燥热,浑身就像是要喷出了火,加之驿站里人多,她觉得胸口发闷,于是起身想出去透气,抬头时正看见李隆基闷闷地喝完一盏茶,手指上夹着一只白瓷碗,指尖反反复复地敲着碗壁,乱且急。
赵倩笙心中一动,她从来看不透他,唯独看懂的,是这两年里,他真的是那样念着长安的那个女人。
“殿下”她笑着出声“若是倩笙拖累了行程,殿下不如带着小队人马先行,若是长安真的有事,殿下也不至于失了良机。”
这一语双关所含,李隆基自是听的通透,他仰头看她,面色无波,却是读不懂他究竟在想什么,过了好半晌,他低头又喝了一碗茶“张暐,你跟我快马先行,宜德和余下潜伏的人马护着倩笙,缓几日也不打紧”
张暐正吃着茶点,听他一说才仰头衲衲地看着他,却见他一脸正色,已经起身就要往门外行去“这样着急吗?”
李隆基回头盯着他,不置一词,却已足够慑人。
众人又都起身去送他先行,赵倩笙看着马背上的年轻身影渐行渐远,只有道不尽的惆怅,当时她设计气走武霓裳时已是惹得他极不愉快,而今若再不知进退,只怕连他最后的怜悯都会被消怠。
尽管她知道,回到长安,他就再也不属于她一个人。
————
马蹄如同电掣般疾驰进长安城。
两年未见,一如他走时的模样,傍晚时分的街市被夕阳朦胧地笼罩着,万里晴空,皆被染成橙红色,就连长安的夕阳,也是这样娇媚。
张暐尾随他一路进城,两年时间倒是没让他对这些街角暗巷生疏,他熟络地穿过东市,又途经朱雀门,往西市的大长公主府行去。
他穿着黑色长袍,长袍上的帽子遮住了容貌,守卫认他不出,只得由张暐费尽唇舌与他谈话,守卫却依旧死活不愿意为他们通报,正恼火不已时,府外沿着阶梯缓缓踱步上来一女子,姿态华贵,天生贵冑。
她的目光落掩着容貌的李隆基身上,嘴角并不浅显的淡淡一笑,然后亲自请他入府。
长公主府建于当年则天陛下在位之时,那时的太平还是母亲手里的掌上明珠,但凡她的一切物什,皆是这世间最好的。
这些年来,她也已从世人眼中那个灵动的少女蜕变成另一番韵味的妇人,而唯一不变的,是那与生俱来的,对权利的向往。
“两年未见,姑姑依然还是无限风韵!”李隆基褪下外袍,叹道。
太平哼哧一笑,他自来油嘴,也不与他过多奉承,只问他“都安排妥了吗?”
“生死成败,只在最后一举。”
太平的眼中闪过一缕奇异的目光,这话音甫定,她正想叮嘱他几句,院外忽然传来一片混乱,窸窸窣窣的脚步声和低语声交织成一团,太平于是推门出去询问,刚碰上门闩房门就被敲响,她只得将李隆基藏进屏风后,才去开门。
“长公主殿下,宫里来圣旨了。”
太平闻言有些惊诧,又回头望了一眼李隆基的方向,兀自去了客厅。
府里老老少少皆跪于陛下的贴身内侍周公公身前。
“…………”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