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初露锋芒(二)(1/2)
“我就直接进入正题了。”宋舒亮直接说道,“此次的项目异常巨大,时间很紧迫。就有关火星开采智能机器人的重新设定,我想咨询一下你们,这我们能不能做的出来?”
“很难。火星不同地球,在火星上开采,需要的不仅仅是克服温差的问题,还要考虑火星土壤的问题,陨石问题等等。在航空航天上来说我们是先进的,但是在研发机器人方面我们只是门外汉。而全科机器人科研综合第一所的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国际领先水平,有他们研发,完全可以为我们节约很多时间。ro-7深海机器人就是国家海洋资源部找全科机器人科研综合第一所研发的,事实证明研发的很成功。”诸葛檀云回应道宋舒亮。
“单纯的研发,我一点都不怀疑全科机器人科研综合第一所的能力。但是我们要建立相互关联的体制就有些困难了。”宋舒亮若有所思的说道。
“宋老,您的担心是多余的。开采——整理——送入火星轨道——运输——接收,这些流出都是可独立分割开来的。我们只需要设置对接端口,各自的环节全部都模块话操作就可以了。”王魏青说道。
“那火星环境问题呢,正如诸葛檀云说的那样,我们对机器的要求,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见嘛?”宋舒亮在次问道。
“火星环境比较恶劣,我们可以采用金属合金来设计,另外用非金属隔温层做防护,我们的火星着陆船就是这样设计的。另外为了减少火星环境的干扰,我们可以把开采出的核原料送回基站后,再进行整理装载。我们都知道火星基站的外部有很厚的防护墙,室内温度在10~25左右,非常适合核原料的装载。”结构材料部主任吴雪说道。
“为了减少运输飞行器的负担,我们要在基站内部,建立一套浓缩机,用来浓缩核原料,这样可以在单位空间内携带更多的核材料,进而增大飞行器的工作效率。还有个方面就是浓缩后的核材料可以为飞行器添加核原料,这样飞船就不会担心续航问题了。”航空动力部主任刘叶童说道。
“我们只考虑可行性的问题,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前期投入问题?先不说各种开采机械如何搬运的问题,光是运输飞船的个数就是一个巨大的开支。按照刚才的方案,我们至少需要30~40艏运输飞行器。这可不是一个小的工程啊。
再者开采工具的搬运,后期的开采系统、浓缩系统的构建问题。要知道我们火星基站上的机器人不具有这些功能。项目一旦确立,我们就要重新设计新的机器人,来构建火星开挖的一整套系统。这些投入,光是资金方面任何一项都是天文数字。我们知道需要50年才有回报。这样以来我们开发的必要性在哪里?”统筹部主任陈飞按照各个主任论述的实际情况,通过海量计算,得出了这样的结果。
“陈主任,我知道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但是我们的目的不是现在的我们,而是我们子孙。现如今,我们的资源储备已经不充足了。即使按照现有的资源使用率不变的情况下,我们只能维持100年,地球资源已经被我们人类消耗殆尽了,因此我们必须要寻找新的能源。而如今火星上发现巨大的核物质,而且储存量极为丰富,我们必须要进行开采。即使比天文数字还大的投入我们也要克服的。”宋舒亮很认真的说道。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