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三章(1/2)
1949年11月27日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大屠杀之夜,在重庆特委直接领导策划下,地下党策反看守杨钦典,带领难友集体越狱成功。这次行动莫小米不仅全程参与,而且起到关键作用,事后由于涉及某些敏感因素,行动细节没有对外界公布,记录在册,永久封存在重庆市档案馆特别档案保管室,直到莫小米回忆录出版前才予以解密。
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由白公馆和渣滓洞两座监狱组成,主要关押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政治犯、民主人士和进步青年。白公馆和渣滓洞均位于沙坪坝歌乐山,原来是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民国28年(1939)军统花费巨资购置,改造成关押政治犯的监狱。距白公馆2.5公里的渣滓洞原是一个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三面靠山,一面邻沟,十分隐蔽。购买白公馆同年,军统霸占了小煤窑,也改造为监狱,美其名曰“中美合作所集中营”。
关押在两座监狱的政治犯包括“六一大逮捕”案、“小民革”案、“挺进报”案,以及川东三次武装起义失败被捕的革命者,达到三百多人。集中营内也有地下党小组,主要领导者是江竹筠、许建业、何雪松等人,他们即是小说《红岩》的原型人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世界为之震撼,神州为之欢呼,举国欢庆,人们喜不自禁奔走相告。与此同时,尚未解放的部分省区还处于黎明前的黑暗之中,昔日陪都作为国民政府大后方,在最高当局指使下,对地下党和民主人士展开更加疯狂的迫害屠杀。
10月5日,中共四川省委按照党中央有关指示,要求重庆特委把全部工作重点转移到营救保护被捕同志上面,粉碎敌人妄图在解放前夕剿灭地下党组织的阴谋,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四野战军主力部队挺进重庆。
高嘉天为了贯彻中央精神,秘密召开了一次特别会议,除了特委党组成员,特邀罗大凤参加旁听。会议围绕着营救行动开展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中美合作所集中营是营救重点,倘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敌人极有可能提前把他们全部枪决,高嘉天也表示赞同。
营救肯定要尽快进行,但怎么救?全部救出来还是营救部分同志?救出来后如何安全撤退?参会人员各抒己见,意见不一致,无法达成共识。因为重庆地下党势单力薄,武装力量极其有限,两座监狱均有重兵把守,不要说全部营救,即或只营救少部分都非常困难,搞不好就会鸡飞蛋打。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