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2/2)
在谍报界有一条不成文约定:发报者能不署名尽量不署名,实在不可避免就用化名或代号,像秦香兰这样,哪怕只用了一个真名,也是大忌讳。对手可以根据这个名字顺藤摸瓜,像嗅到猎物体味的猎犬,紧追不放。所谓艺高人胆大,秦香兰自持技艺高超,不把行业规则放在眼里,让齐三和着实替她担心。
电报内容涉及日军海陆配合作战策略,高参谋长不敢耽搁,立即前往司令部,向第三战区最高军事长官——淞沪战场前敌指挥官陈诚汇报此事。自淞沪战役开战以来,中国军方一直处于被动挨打局面,对日军布防一无所知,这封电报恰如及时雨,解了燃眉之急。陈诚司令长官如获至宝,及时调整战略部署,不仅有效阻击日军进攻,而且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国军无谓牺牲,秦香兰功不可没。
秦香兰可用的时间已经不多,经过反复遴选过滤,发现几条信息,但利用价值都不大,看来要铩羽而归了。突然,一道闪电划过天宇——左手五指不由自主颤抖起来,她无意中监听到一条高度机密的情报,是日军统帅部发给上海派遣军总部的指令。
这条指令彻底扭转了淞沪会战两军胶着局面,日军从此由相持对立转为全面强攻,加速了中国军队的溃败。指令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日本统帅部决定将战略重点转向华中、华东,不日将成立华中方面军。第二,日军统帅部下令从华北和国内抽调第6、第18、第114师团以及国崎支队(第5师团第9旅团)、独立山炮第2团、野战重炮第6旅、第1、第2后备步兵团等部队共约12万人,组成第10军,由柳川平助中将担任司令官,准备实施登陆作战。第三,日军统帅部命令将华北的中岛今朝吾第16师团转隶上海派遣军序列。
一旦命令执行到位,淞沪前线日军兵力将增至27万人,包括陆军9个师团、两个旅团、海军第3和第4舰队主力及空军力量。与之相抗衡的国军总兵力虽然达到75个师、70余万人,双方兵力对比为3:1,表面上国军仍然占据优势,实际上悬殊巨大,这一点中日两国政府高层都很清楚。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