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看见同类(2/2)
小米哥笑道:“哈哈哈,那我这种人,是不是人的眼里都是人?”
林子轩点点头道:“嗯,呵呵,真正的信仰,不是限于宗教和神明,而是能让人们发觉自己内心的真实,并且愿意不断提升对真善美的理解。所以,如果你也信教,这是任何宗教都欢迎的。而于道教来说,即便你不信教,但你本身就在道中,只要依道行事,自然也没什么问题。这不是你信或者不信的问题,而是你能够在茫茫的人生旅途中明确自己的角色是什么。明白自己,远比想明白神灵更困难。道教修行的首要目标,就是认识到自己的本真是什么。而最怕的是,不信教,于是做任何事情都没有了底线和敬畏。这是文化的缺失。宗教在很大程度上是承担着人类精神提升的社会责任的。所以,当讨论是否应该有信仰时,其实我们在讨论的是如何做好人、如何做好事、如何促进社会进步的命题。在这个范围内,没有谁是绝对的对错,只要能让每一个人变得更好,这就是信仰所追求的目标。在此前提下,有无信仰只不过是外在表现的手段不同罢了。”
小米哥说:“我信但是,没见过,就保留信任了……”
林子轩笑道:“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每十年失忆一次的人,在掉进坑里摔惨后,告诉好友:“在我失忆后,再走这条路时,请提醒我不要再掉到那个坑里。”他失忆后,朋友遵守承诺,在他走近坑时告诉他:“这里有坑,别掉下去了。”他大怒:“哪里有坑?你眼里才有坑!我爱掉下去怎么着?”作为一个好友,你怎么做?在这个假设中,你对朋友的帮助或许不会出于信仰,而是出于本能。只不过,保持正信的人们更善于控制自己的脾气秉性。让每一个人心中都充满慈爱,这正是道教修行要实现的第二个目标。然而,现实生活中存在一种怪现象。很多人坚称自己是无神论,是无信仰的人,可是他们在生活中却又痴迷于星座、塔罗牌等关于爱情运势、生活走向等测试,认为这是另一种神秘科学,当你谈起周易与阴阳、五时,却会被他们冠以迷信。”
小米哥说:“原来还有这么傻的人,哈哈哈……”
林子轩笑道:“由此可见,人们其实并不是没有信仰和不信神,而是对自己想象中的(和真实情况往往并不相符)神秘学嗤之以鼻,与此同时,却对披上科学外衣的不了解之物趋之若鹜。这只不过是一种迷信性的转移罢了。有人说,有信仰,其实只是一种善的维持,是让人们保持善心,心存大爱,敬畏自然,感恩生命!信仰是对人生的约束,因为有了约束才更明白自由的珍贵。生活中的盲目跟风,只能产生现代迷信。任何形式的痴迷,都是自我设造的爱河欲海;毫无所忌的生存,则是自己种下的因果循环。其实,根本不用求有神明施报,要相信,时间是世上最好的评判人。信仰或者不信仰,早已经注定了自己的未来。”
小米哥说:“可是为什么有的人的劫难比别人多,劫难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化解?
林子轩笑道:“常听人说,要度过多少亿劫才能成仙,更有在深山修炼的各种“仙”度天劫升仙之说。这些不敢妄加评论,毕竟自己未曾亲自证悟。不过,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生活中困难无处不在。而面临生死之类的大难,往往被人称为劫难,幸免于难者,称为逃过劫难。道教认为,所谓劫难,即指灾难、祸患。可是,为什么会有劫难呢?劫难的产生,往往源于宿世积累的孽缘。我们常常讲,前世积累何种缘,今生即承受何种果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真实不虚。这些长篇大论佛家已经讲了很多,我再讲似乎显得啰嗦了。只是,任何一种缘都有一个积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会不断积累各种缘分,然后慢慢次第成熟,善缘的结果是福报,恶缘的结果便是恶报。”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