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人命关天(1/2)
英台说:“就算是挨板子,也要有人去声张正义,如果人人都这样怕挨打怕是的话,那这个世界还哪里有正义可言呢……”
林子轩说:“正义必然可贵,可是正义这样下去,我们首先要有保护自己的能力才能去寻找正义啊,不然的话连自己都保护不了的情况下,又怎么能去替别人伸张正义呢?”
银心说:“对呀,小姐你可千万不要一时冲动,什么事情我们也要等一下再说,商量好了再行动也不迟啊!”
梅香和小菊见她们说话,便赶紧解释道:“小姐,我们说的不对,你可千万不要认真,就当我们俩什么也没说过,还是我们顾全大局最重要了,你就听表少爷和银心的话吧,我们也不要给云雀儿申冤了!只要小姐平平安安的就好了……”
英台说:“苏小娥击鼓鸣冤这一举动,倒给刘邦一个启示,为方便百姓告状,他特下圣旨,命各级官署大门必须置一鼓一钟,并规定钟鼓一响,官必上堂,藉以显示便民、德政。到了清代,规定“必关军国大务、大贪大恶、奇冤异惨”方可击鼓。上诉程序从基层到各衙门仍不得申冤者,方许擂鼓,否则要处以重刑,而且擂鼓之声并非都可“直达圣听”。看来,苏小娥是最幸运的。”
林子轩说:“对呀!击鼓告状是不需要先挨板子的,但是要民告官,因为为了防止诬告和一些投机取巧的缘故,确实需要挨板子,以表示,你确实有冤。”
银心说:“但有件事,唐朝还是比较便宜:官员出了错,当然要被问责,但在唐朝,这事还讲究个主观动机,如果办案官员是犯了行贿受贿原则问题出错,当然要从重来,撤职流放都是起步价。但如果只是工作失误?那就可以从轻发落嘛,有时候仅仅降个职了事。就这灵活掌握,成了好些人护身符。以晚唐名臣牛僧孺叹息:出身显贵的官员,办了错案,也就当过失处理了,出身寒门的官员,出现了过失,经常被当错误严惩。错不错,关键看生的好不好!”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