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kk.net
首页 > 玄幻魔法 > 穿越成英台,带着山伯逃婚去 > 第三百五十五章:麻木不仁

第三百五十五章:麻木不仁(2/2)

目录
好书推荐: 江湖一声吼 暴君的病娇皇后 霹雳逆世之龙帝风云 彼岸:黄粱不须归 创世成王 拐个将军来发家 盛宠之鬼医邪妃 你好,我的长官大人 重生校园:洛少,轻轻抱 传说之路:剑客小姐姐会法术

林子轩借机说:“对呀!英台不是我们麻木不仁,不是我们看不见这些,也不是云雀儿这事我们不知道,每个冤案昭雪的消息,无论古今,都令人欣慰。但欣慰之后,回看案情,依旧是虐心的痛:可能就是普通老百姓家的好青年,平时老实巴交,不留神摊上案子和无良官员,立刻被悲惨拷打扣上罪名。简单一个冤,一毁就是好多家几代人,其中锥心痛,好比《窦娥冤》唱了几百年,是老百姓都懂。可欣慰过痛过,却依然还有个细思就怒的教训,永远值得说。吸取了这条,才有可能杜绝未来类似的痛:那些制造了冤案悲剧的无良官员,会被追责吗?历史上,他们被追责难不难?”

银心说:“这事要从,善莫大焉汉景帝,杜绝冤家错案,这个口号从夏商周起,统治者就挂嘴边,夏商周的法律条文里,都有相关精神,到了《尚书》里,更总结出“五过”,就是司法干部绝不能犯的五种错:包括做假证,受贿,判错案,徇私枉法,和罪犯有不正当往来。理论上,犯了就严惩。更看上去美的,还有光辉事迹,典型春秋年间晋国名臣李离,复查案卷时惊见自己错杀了好人,立刻主动找晋文公深切检讨。饶是晋文公好言劝慰,说错误不是你一人犯的,处理几个部下就好嘛。李离依然沉痛表白:错是我犯的,杀错人就该偿命,说完就悲壮抹了脖子!”

但这感人画面,说到底,只是看上去美!因为这基本靠官员自觉,老百姓真蒙冤,别说要伸冤,说话机会都少有!特别是有了秦朝“妖言罪”后,老百姓议论朝政都是罪,以汉初名臣张苍感慨,谁蒙了冤想喊冤,常被贪官用这罪扣,伸冤不成反添悲剧!

在经过了无数次悲剧后,汉初终于废了妖言罪,铁盖子揭开后,公元前143年,终于由汉景帝发布了重大意义的法律:平冤狱令!根据这条法律,从此老百姓打官司,只要对地方判决不服,可以向上级机关告,上级解决不了?继续往廷尉府告。关键一条是,就算没改变判决,上告本身也无罪,所以放心告!虽说从内容讲,这条法律还很粗线条,但意义却重大:从今往后,老百姓有喊冤的地方了!这条划时代法律,当时就招来官员反对,但汉景帝决心坚定,以他给官员训诫说:怕老百姓告?那你们就认真断案啊,就算不能完全杜绝错误,也尽量少用酷刑,否则等着折腾吧!

正是从此开始,官员办错案被追责的事,越发变得多了,仅汉朝就有好几位,汉昭帝年间的李种,就因判错了罪当街问斩。东汉年间的零陵太守刘康,也因错杀无辜下狱,最终死在牢里。是为两汉著名的官员追责事件!

而且两汉的统治者们,也大多警觉这事,隔上些年头,会有一次大规模复查。最出名的一次,是东汉邓太后,在洛阳监狱里一口气平反了三十多起冤狱,捎带把洛阳县令法办了。但以邓太后的重臣杨震感慨:平反几个冤案容易,可地方官办案就讲从快从重,就算出了事,朝廷上下盘根错节,查到最后权责不明,就弄几个小官顶罪。甚至明明某个官员犯的错,仗着背后有后台,都能找不相干的后辈官员扛事。追责犯事的官员,常比平冤还难!

林子轩说:“对呀,银心说的对,唐宋法律更成熟,如果说追责官员,好比一张大网,那么至少两汉年间,这网还比较松,真正开始变严,却从唐朝开始。大唐留给中国历史上,有风光辉煌的盛世,横扫天下的武功,各位风姿独特的帝王,但一个默默的贡献,足以与这一切媲美:唐律。以杜绝冤假错案的目的说,《唐律》的贡献,比较前代更独一无二,不但重申了司法公正的原则,更好比一张细网,一旦发生冤案,哪个官员该谁的责任,是谁都没跑!首先创造性的,就是复奏制度,一旦明确死刑判决,地方死刑要经过三次复核,京城死刑案更要五次复查。这个制度从此沿用中国后世一千多年,以人命重于天的名义载入史册!而且一个死刑命令怎么做出?在唐朝已经不是某个官员拍板的事,相反却是司法机关集体决议,前后反复审核定案,一旦出了问题怎么办?一件案子的判决书,所有办案人员都得签字,真坐实了冤案,谁签了字谁跑不了,汉朝那种轻松找人顶的便宜事,唐朝没这么便宜!”

梅香和小菊见表少爷和银心,两个激动道劝说小姐,也是羞愧的低下了头。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
目录
新书推荐: 小说之王严鸿影 四合院::开局送易中海去大西北 一身满级武魂,碾压全球很合理吧! 辜负全世界后,你告诉我她们都是真的? 我转投章邯再建大秦,刘邦哭麻了 边城往事,从死囚到混世枭雄 官府强制发媳妇,不领犯法 大明:家父朱元璋,我当逍遥王不过分吧? 四合院:我真不想穿越啊 污衊我反派?给爷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