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伊人巷(2)(2/2)
后来也不知道哪一天,莫名其妙地,巷子口的牌子也倒了,巷子里的人也渐渐搬走了,到最后只剩下酒嬷嬷一家了。
伊人巷,竟然阴差阳错地,成了“一人巷”。
就好像是集体失忆一样,大家谁都没再提起过魏伊人,魏伊人也似乎不见了踪影。
悟生曾经问过酒嬷嬷这蹊跷事,酒嬷嬷也就笑笑,蒙了眼翳的左眼闪过一丝落寞。
从那以后,巷子里再也没有小孩子玩闹、妇女们嚼舌根、老人们晒太阳的情景了。
悟生本不是太多管闲事的人,对这种朝夕变换早就没了什么讶异,顶多是见众人突然不提这伊人了随口问一句,大不会去自讨没趣。
不过,除去这伊人巷的头牌——魏伊人,酒嬷嬷的茶店铺也是吸客得很。
一年四季,风霜雨雪,没有一天着茶店铺不是排满了人的。倒不是说是名厨珍馐,只是每一道菜都让人吃得舒心。
酒嬷嬷不懂什么养生啊,摆盘啊,什么有的没的的,只是她活了七八十载,又当了半辈子的大户人家媳妇,不仅再往上老一辈的一些膳食搭配谙熟在心,就连那烹茶煮饭的流程器具也是和几十年前的丝毫不差。
不过倒还别说,这原汁原味捣鼓出来的东西,就是和别处的不一样。
悟生自小就经常和花奶奶来这家吃。那时候,酒嬷嬷茶点铺还没有什么名气,大抵不过是这条巷子的邻里,再不济还有附近巷子的回头客。
花奶奶喜欢这铺子的摆设,说是这儿的一花一草、一桌一椅都极有韵味。
小时候的悟生也不懂什么韵味不韵味的,只是觉得这儿地饭菜吃的习惯,隐隐约约有花奶奶的手艺的影子。
而今,悟生倒也是庆幸,还有这么一家招牌留着,平日里得空了就来这儿喊上一盅酒嬷嬷自己酿的花酒,几碟小时候吃惯了的小菜,有时候配饭,有时候拌面,这才让她得以熬过这么多年月。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