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菲尔兹奖(1/2)
这天,缪福正在办公室辛苦做一个安静的键盘侠,孙静闯了进来,把他从编码中拍醒,他看着孙静问道:“怎么了?有事?”
孙静道:“张主任让你赶快回学校,说有事找你商量?”
缪福猛拍了一下自己的头,拷,都忘记自己还是一名学生了,这都有近一个月没回学校了吧?完犊子了,这张大大要找我麻烦了啊,缪福不敢怠慢,连忙招呼上孙师傅,就往学校赶去。
话说北大数学系的张主任挂上找缪福的电话就开始两眼直盯着自己手上的这封信,这是一封寄给缪福的信件,张主任没有打开,说起来北大每天都会收到很多寄给缪福的信,基本上全是张主任安排人员处理的,但这封张主任不敢打开了,原因是这封信的寄出单位,这是一封由国际数学大会寄过来的信件,马上就要召开国际数学大会了,这封信的到来让张主任浮想翩翩,他紧张的等着缪福。
不到二十分钟,缪福就到张主任的办公室,一进门,首先来个鞠躬,然后就说:“张主任,对不起,这二天私事多了点,忘记来找您报到了,您请批评!”说完又要鞠躬,张主任一把拦下他道:“别虚情假意的客气了,今天找你来不是要批评你,要批评早就批评你了!还要等到今天!”
缪福一听,立马开心起来:“我就知道张主任舍不得怪我。”
张主任道:“别贫了,找你来有事,来来,看看这封信!”
缪福接过来一看,哟,还没打开过,缪福随便扫了一眼,就撕开封口,先拿出来的是一封邀请函拿了出来。原来这是一封邀请函,邀请缪福于今年七月份参加在rb东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大会,并有六十分钟的演讲时间,缪福看了过后,就随手丢给张主任,然后又看到一个入选通知,这份通知到是有点东西,通知上说缪福先生通过了菲尔兹奖的初选。看完这二个信函,缪福就将这二个信纸递给了张主任。缪福倒是没什么兴趣,说实话,七月份还真的有点忙,没多少时间跑到rb去。但张主任可就激动了,入选嘛只是有可能得奖,但这可是菲尔兹啊!这是世界数学荣誉最高的奖项,菲尔兹奖(fieldsmedal),是据加拿大数学家约翰·查尔斯·菲尔兹(johncharlesfields)要求设立的国际性数学奖项,于1936年首次颁发,常被视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每四年颁奖一次,在国际数学联盟(imu)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icm)上举行颁奖仪式,每次颁给二至四名有卓越贡献的年轻数学家。获奖者必须在该年元旦前未满四十岁,每人将得到15000加拿大元(cad)的奖金和金质奖章一枚。
说到这个奖,不得不提一个人:j.c.菲尔兹。他于1863年5月14日生于加拿大渥太华。曾任美国阿勒格尼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他11岁丧父,18岁丧母,家境不算太好。菲尔兹17岁进入多伦多大学攻读数学,24岁时在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士学位,26任美国阿勒格尼大学教授。1892年他到巴黎、柏林学习和工作,1902年回国后执教于多伦多大学。菲尔兹于1907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他还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苏联科学院等许多科学团体的成员。菲尔兹强烈地主张数学发展应是国际性的,他对于数学国际交流的重要性,对于促进北美洲数学的发展都抱有独特的见解并满腔热情地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了使北美洲数学迅速发展并赶上欧洲,是他第一个在加拿大推进研究生教育,也是他全力筹备并主持了1924年在多伦多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这是在欧洲之外召开的第一次国际数学家大会)。正是这次大会使他过分劳累,从此健康状况再也没有好转,但这次大会对于促进北美的数学发展和数学家之间的国际交流,确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他得知这次大会的经费有结余时,他就萌发了把它作为基金设立一个国际数学奖的念头。
他为此积极奔走于欧美各国谋求广泛支持,
并打算于1932年在苏黎世召开的第九次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亲自提出建议。但不幸的是未等到大会开幕他就去世了。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