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昆仑(中)(2/2)
昆仑。
昆仑山又号玉境、仙台,传说为天帝统御众仙之所,茫茫然无有穷尽,其微缈处难借言辞形容,实乃仙界圣域。其中峰峦不知几万万许,每座峰峦上皆是一个玄妙世界。峰峦间云雾缭绕,霞光千道,瑞鸟环飞,神兽出没,既显无边气象,又见大道苍茫。
又有人云,昆仑山地处西海之戌地、北海之亥地,去岸十三万里,上有金阙千重,玉楼十二,左带瑶池,右环翠水,其四面积山,高逾万丈,上接云天,直通天上仙神住所,是以踪迹沓然,不为人所众知。
凡此种种,皆为传说,俱无实可考,流传于市井坊间,作那凡夫俗子茶余饭后的谈资。其中多有穿凿附会、不尽不实之处,自不必深究。至于玉清门本宫紫微宫所在的昆仑是否即传说中那仙山昆仑,亦无从考证,但无可否认,此昆仑之山,的确是天下修道人梦寐以求的洞天福地。
昆仑地处中州东南,交接于宛越之地,西引澜江,东衔青牢,北起剑壶,南止天池,诸脉绵绵延延,方圆几近万里;昆仑山当中而居,是为地脉汇聚之心。
昆仑山势雄浑,几无孤峰绝崖,亦鲜清山秀水,诸峰若凭天势,苍雄健拔,尽显浑茫气象。纵是那横穿而过的澜江,亦是奔流怒号、扬涛百尺,从不作温婉之态。唯三主峰玉玄、上玄、太玄高峻险极,周围俱是万丈悬崖、千尺深涧,鸟兽绝迹,人踪不至。
三峰一字排开,中央玉玄峰顶平滑如镜,呈现圆台之形;左右双峰形如倒钩,既细且长,越过中峰伸向苍穹,再向中央合拢。遥遥望去,三座山峰似共同构成一座天地门户,故此地名曰“登天台”,又号为“问天门”。
昆仑山中有山,于那飞鸟不渡、走兽绝迹的三峰构筑的登天台上,另有洞天妙境。此昆仑山势高绝,若根根石笋拔地而起,直指青冥。山间长年云蒸霞蔚,茫茫然然,气象万千,多幽谷深涧、山泉地洞,互相连通,不知其幽深;又有清泉飞瀑跃然而出,苍茫中另蕴清隽秀美,有若天上仙境。
紫微宫即建于昆仑主峰太昊峰上。此峰高三万六千尺,方圆数十里,周围众星拱月般耸立十二山峰,暗合天地之数。诸峰之间云海翻浪,有若怒海掀波。云海看似虚无缥缈,实则蕴含蔽天大阵,若以玉清门本经《玉清正经》御之,则可履之如平地。是以但凡门中筑基弟子,皆可在诸峰间往来无碍。
紫微宫中清流环绕,玉石铺地;碧树掩金阙,素烟环玉楼;镜湖星罗棋布,云宫气度泱泱。其辉煌处不输天上仙城,古拙处又显苍茫大道。
玉清门支脉遍及九州,本宫紫微宫中却仅有弟子三千。除却太昊峰外,十二卫峰中尚有八峰为各脉真人所掌。玉清门道法包罗万象,是以诸脉所擅各不相类,符箓、咒法、仙剑、丹鼎、卦象等诸般领域无所不会、会无不精,皆堪称世间绝艺。
太昊峰下辟有一四方广场,宽逾千丈,以青玉雕栏,白石铺地,又依诸峰方位耸立十三根石柱,高数十丈,柱顶各镇一紫金辟邪兽,栩栩如生,宛若活物。广场尽头横卧一道怒江,上架金桥十二,汇于十丈见阔、直没云天的那一座登天长梯之下。
阶有万重,层层如玉,直上那巍巍紫微宫!
当其时也,玉清门接连举办两届道会,声威日隆,隐隐有凌驾其余两阀之上、统领天下道门之势。
九脉会武将至,于是这仙家圣地,如今也分外热闹。
“万剑阁周乂真人携诸弟子到!”
知客道人的声音借道法之助远远传开,广场这端,三名气度沉若渊海、定如昆仑的道人早携九九八十一位门人静立等候。
远方天际,一沛然遁光破云而来。此遁光浩浩荡荡,绵延不知几许,其上白青黑赤黄五色光芒斑驳,正是最纯正的大五行剑气。来人能将五行剑气尽皆呈现,而又不互斥相融,于此一道的造诣实可谓登峰造极。
那剑光来得好快,转眼功夫,已飞临广场上方。此时五色驳杂的剑光忽然融成一片混沌之色,又转化为虚无的微风,承载上方一十三人缓缓降落。
玉清门为首三道当即上前相迎,居中一人朗笑道:“万剑阁周乂真人仙驾光临,实令本门蓬荜生辉,有失远迎之处,还望真人见谅则个。”
万剑阁一行里为首一人排众而出。此人面如冠玉,隐透宝光,颔下五缕长须,腰间佩一方青玉,背上则负一口剑匣,望之仙风道骨,气度非凡。那双眸中精芒隐现,杀机含而不发,一收一放、去而又回间,境界实已不可揣度。他脚步方迈,已拱手笑道:“周乂何德何能,竟劳动玉清玉玄、玉真、玄微三位真人大驾,实是惶恐。”
“真人声震九州,德高望重,只望真人不怪本门失礼就好。”
玉玄含笑还礼,又言:“此地风高露重,非待客之所,便请真人移步紫微宫,再叙旧谊。”
“如此甚好。”
周乂捻须微笑,玉玄等人即引他与剑阁诸人同往紫微宫去。
登上万重玉阶,始见玉清门山门。此山门高过百丈,两列九重石柱并立,道道紫气如电飞旋其上。山门正中悬一巨匾,金字朱漆,书曰:
“紫微宫”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