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和谈开始(1/2)
刘韬虽然有些不爽,但他也知道此时距离楼兰使团觐见还有不到一个时辰而已,若是自己再纠结下去,别说是将一灯治罪了,自己恐怕会先被打入大牢清醒清醒。
况且和谈在即,那楼兰王子在一灯手里折了面子,就算自己不找一灯的茬,想必那楼兰人也不会饶了一灯。
刘韬心里这般想着,也乖乖的退回了文臣的队列当中去。
国主见事态平息,便不再追究什么,急匆匆的结束了朝会,便让诸位大臣跟着侍女去换上宴会用的华服。
而内侍们此时则是忙的脚不沾地,一个个抓紧时间布置会场。
和谈之事,按照一灯的想法,乐国这边一定要表现出大国风范,这样才能在接下来的和谈当中顺利压住楼兰一头。
所以,这次宴会是按照乐国国宴最高标准举办。
所谓最高标准,便是每桌八人,共上二十四盘热菜,十二盘凉菜,三个汤,三种主食,加上乐国皇室御用的佳酿,在乐国确实算得上最高标准了。
而在楼兰,因为当地气候炎热,加之大多数土地均为荒漠,所以能吃的绿色植物很少,大部分食物都是动物肉类,甚至还有些奇怪的东西,比如蛇蝎之类的毒虫。
正因如此,楼兰人大多数都是高高大大的,力气比起中原汉人来说要大了不少。无论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还是饮食习俗,都使得楼兰人比汉人强壮。
也正是因为楼兰人体质强悍,才导致了前任楼兰王出兵扩张疆土的成功。
毕竟一个国家军事实力若是强劲,那在这个时代基本就是一方霸主了。
因为商业在这个世界并不是全球互通的,加上国与国之间基本没有官方的贸易往来,想要获得其他国家的特产,基本都要靠那些个行脚商人之类,所以商业并不能影响一个国家的强大。
随着宴会现场布置的差不多了,郑国主也换了身崭新的龙袍,一灯偷偷瞄了一眼,发现这龙袍多半是新缝制的,连针脚都是密密麻麻、整整齐齐的,毫无涫洗过的痕迹。
郑国主既然如此看重楼兰使团的访问,想必他对于此次和谈也颇有信心。
一灯心里想着,然后感觉压在自己肩上的担子又更加沉了一些。
其实也并非郑国主故意给一灯压力,只是乐国这些年在前良朝解体后的四国中一直是势力最弱的一方,甚至都比不上缨丹长公主治理的丹国。
虽然郑国主有些不思政事,好逸恶劳,但他心里还是希望乐国能够更加强盛,百姓也能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只是苦于自己脑子不太灵光,不是治国之才罢了。
但在他听女儿说起岳丽城出了一位奇特的少年赵去病时,他的心思便重新活络了起来。
而之后发生的一桩桩事情,也证实了这赵去病果然如同女儿所说,确实乃是大才之人。
虽说他不明白为何赵去病要给自己加了个字号叫一灯,并且至今为止一直以号自称,但这并不影响他对乐国农耕与民生的贡献。
也正是因为这样,郑国主才会如此信任一灯,并将此次和谈之事交给他来办。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