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满前川(2)(2/2)
温若瑜:“横长枪换却离愁,倾余生风骨同守。”
安筱蕤:“暗香幽幽,江山皆没入一眸。”
两人同时吟起了传颂梅长苏的诗文,心中俱是一震,随即眼神相交,从对方眼里看见自己神情肃穆,满怀敬畏。没有任何言语,他们却都颔首一笑,像是有默契似的,对着画像行了一个极为尊重的礼仪——
跪拜在地,击三下掌,随后双手掌心前伸,紧贴地面,上身伏了下去。
起身之后,用水净了手,擦干,再小心翼翼地将那些画平铺岸上,轻轻揭开。
若不是事先得知,谁又知这里竟有三幅画!每一幅都是薄如蝉翼的上好绢纸绘就,叠在一起,倒像是一幅裱得稍显厚实的画而已。就这么看上去,竟如复刻一般,三幅画都一模一样。温若瑜望向安筱蕤,她点点头,双手捧着润江春景图,走上前来。
真是神奇的景象!三幅画中梅长苏的眉眼、面庞那几不可见的差别,和无脸少女一经对照,便显了出来,那幅真迹中梅长苏被风吹起的发丝和润江春景里的女子的映衬在一起,竟有一个小小的“梅”字。
莫要说以这幅画能向皇上提出各种要求,仅仅是这幅画本身,便堪称瑰宝。
进宫是没什么不好,给太皇太后过生辰也是该尽的孝心,可是看什么贡画,就很无聊了啊!虽然是温家画坊的进贡,还是免不了歌功颂德,一想到此处,萧宗明就觉得无趣。
“阿浅,你说唐大人想出来的这是什么点子,矫情得紧。”
蔺清浅倒不似他这么抗拒偶尔与大家聚在一起叙叙旧,况且听闻这贡画里是有故事的,果真是新鲜的玩意,她挺期待萧宗明在那故事里是一番什么模样。于是,柔声劝说着:“都是讨太皇太后一个高兴,便是歌功颂德,也是萧氏儿郎均有军功在身,无一是纨绔之人,王爷你说是吗?”
这话萧宗明听得别扭,看蔺清浅的表情,却也不似在嘲笑自己。他回不了她,赶紧换了个话题:“昶儿快回来了吧。”
太皇太后的生辰,所有子孙自然济济一堂,萧宇昶须得回到帝都,进宫贺寿。他的身份,在琅琊山上除了一个人,没有旁人知晓,自然要找一个合适的理由下山。
萧宇昶自己想了个好点子。这么多年来,琅琊榜成为天下最重要的排名盛典,可是……就连多年前上榜的高手飞流,也已经是个十多岁的半大少年了。所以这榜单,就没有孩子们什么事儿吗?可不太公平。所以小鱼儿颇有志向地想看看民间是不是能找到些十岁以下的奇绝孩童,弄个“我们自己”的榜单来玩玩,也顺道看看这些时日的功夫究竟练得如何。
若这话是姬无忌说的,师兄们定是觉得他不过找个由头溜下山玩儿,可小鱼儿这么提,没准真能成。即便不成,总之师父都点头了,也没人多加议论。
临下山的时候,萧宇昶拜别老阁主,对方笑眯眯地说:“你这点子可不能随便说说,等你回来啊,咱们好好聊聊这娃娃榜如何?”
萧宇昶:……。
怎么身边的人,都是些不正经的家伙,父王如此,老阁主如此,就连那个师兄姬无忌……想到他,萧宇昶竟觉得,少了个这么样的师兄作陪,日子过得有些寡淡无味了。虽说平日嫌他聒噪,可没了他的琅琊山,却是好山好水……好寂寞啊。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