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夺食韩国,彩铃业!(继续万更)(2/2)
“这个专利,我给它命名的名字,总称叫‘彩铃’,如今,这项技术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暂时还没有出现,张博士能从这名字上猜出是什么功能吗?”王浩晖笑着问道。
没错,王浩晖今天来江浙大学折腾一天,以后还要继续折腾的东西,就是彩铃。而王浩晖之所以知道这项彩铃还没有在世界出现,那是因为王浩晖前世看过的一篇有关于h国sk电讯公司想要征收华夏彩铃专利费的新闻报道,其中就有说过,h国的彩铃是被sk电讯在2002年开发出来的。虽然,王浩晖不记得具体的月份了,但2002年这个年份,绝对是没记错的。
实际上,在王浩晖不知道的前世历史之中,h国sk电讯是在2001年的5月中旬的某一天,由一个其旗下的设备销售商向sk短讯公司网络研究院下属的核心网研发部门提出了彩铃业务的议案,直至最终敲定研究方案,时间已经是六月份。
换句话说,王浩晖如今歪打正着,却将开发彩铃技术的历史时间,整整提前了一个月。其实,如果王浩晖不是重生者,即是他提前了一个月开发,但sk电讯公司的研发能力,却不是王浩晖这种草头班子能够赶超的。可也就是因为王浩晖是重生者,虽然他不了解彩铃技术的真正技术,但通过前世的使用和这一世通过书籍的阅读,他或多或少还是懂得一点如何实现彩铃的方法。
就像王浩晖如今知道彩铃是通过交换机的数据交流功能实现的一样,即是他不懂内在的技术,只要他懂得外在的一些彩铃的功能,他就可以为那些研究人员指出具体的研究方向,而只要研发方向对路,在时间上就不可能比sk电讯的慢。这就好比走路,如果没有人帮助指导,蠢笨的人肯定会比聪明的人要慢;可要有了人的指导甚至帮助前行,那么蠢笨的人就不会比聪明的人慢。
这也是王浩晖为什么明知道h国会在2002年开发出彩铃,还会想着要抢先开发的原因。在王浩晖看来,这个彩铃的研究,实际上并不困难,难就难在谁能够第一个想到。不然,前世国内的华为也不可能在h国彩铃一面世不久的次年,就推出了国内版的彩铃。再说,花个几百万的研究费用尝试着抢一抢未来可能几个亿的收入,这种买卖很划算,王浩晖没有理由不赌一把。
再说,即是王浩晖抢不到彩铃技术的国际专利,但起码国内的专利,总还能抢得道吧?王浩晖还真不相信,这一世的华为还会比他们更先研发出彩铃技术来。虽然,王浩晖更加看重的是国际的专利,想要尝试一下去向h国人以及其他发达国家收专利的滋味,但退而求次也不是没有搞头的。
除此之外,前世那份征收专利费的新闻报道,至今让王浩晖记忆犹新的还有那个征收的专利费用。那可是一年整整3个亿呀,多么震惊的数字吗?王浩晖相信,无论是谁看过这么一份新闻,或许暂时会遗忘,但只要有一点提醒,肯定就会立马想起来。这也是王浩晖在见过刘元龙这位前世在彩铃歌曲方面,独树一帜、名声斐然之人后,为什么会想起彩铃的原因。
其实,所谓的专利费,还是只是其次了。作为一个重生者,那个不知道华夏国内的彩铃业务是多么的疯狂吗?前世的h国sk电讯公司,最大的失策,也是最悔恨的地方,就是忘记注册了中文彩铃的专利,这导致h国sk电讯公司每年错失3个多亿的盈利,如果它还能更进一步,先一脚在华夏成立彩铃运营商,或许每年又能增加几个亿的收益,这就是彩铃疯狂的地方。如果王浩晖记得没错的话,在他重生前,单就华夏国内,每年的彩铃市场,就已经高达一、两百个亿。可见其中的暴利!
“彩铃?”张潮阳琢磨了一会,才想了想道:“是不是手机的铃声呢?”
一顿后,张潮阳又自我否定道:“不对呀,如果只是手机铃声,那只要对手机内置的铃声进行修改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涉及到交换机的信息交换呀。”
“张博士,你说对了一半,这‘彩铃’确实是铃声的一种,但不是我们现在由手机端上设置的铃声。”王浩晖笑着解释了一句,才终于揭开谜底道:“实际上,这个‘彩铃’,是被用于取代我们经常听到的那种枯燥的‘嘟嘟嘟’的‘拨号音’。张博士,你想想,当我们打电话的时候,不管是手机还是固话,将枯燥的‘拨号音’换成一首流行的歌曲,或者,换成其他有趣的替代铃声,再将这种服务的价格稍微定低一点,你说这种服务你要不要?”
“如果价格不高的,倒是可以一换。”张博士想了一想,但还是没认为这种东西能赚多少钱,有点迟疑反问道:“即是你说的这个可以赚钱,可这种铃声,恩是,‘彩铃’的服务并不是什么特别需要的服务,或许有一些追求潮流、新鲜的年轻人会购买,但就凭年轻人,那也应该赚不了多少钱吧?”
“不,不只是年轻人!”王浩晖笑着摇头道:“或许我刚才没有解释清楚,这个‘彩铃’,不是说我需要听了,我买。实际上是,我们买了给别人听。”
“这有区别吗?”张潮阳疑惑地道。
……
求月票,求红票!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