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事件升级(1/2)
华灯初上,张仁杰西装笔挺的进了石书记的办公室,兴高采烈的说到:“石书记,今天大有收获,在贪污犯庄建设家里发现汽车两台,都是进口车,有一台特别高大可比您的的伏尔加强多了,要不你就开着,下个乡啥的,再不会趴窝了,现在那个大贪污犯就是个枪毙的货。他家保险柜,钱成堆,里面还有不少存折,数量惊人,最重要的一项证据是里面发现一对钻戒,花生豆大小,省里干部说,得值个几十万,就算里面钱是捐款,可是戒指汽车都是赃证呀,脏产过百万的大贪污犯,赶上严打的尾巴还活的了吗。现在工作组正在搜集证据,等证据一集齐,不用咱们主张,老百姓都能把他吃了。”
石书记默默听着,面上露出一丝笑容,说:“听说你会开车,走,开上车去城南天然居,陪我喝上一口。”
而十家子此时却是一片鸡飞狗跳,吴书记、宋校长、常村长等大小领导一个不落,聚集在村里会议室中,数十人一起抽着闷烟,一会整个屋里瓦蓝瓦蓝的,白炽灯都显得昏暗起来了。
吴书记问小刘会计:“上访书上的手印签名都整完了么?”
“都整完了连邻村都来了,一共三千多个签名和手印,大家说了,先派代表上访,回来听结果,代表们把老庄带不回来,大家集体全去新辽,驴车、马车、自行车、有啥车、用啥车实在没车就走着去。大家连夜出发,自带干粮。”
老支书,将几篇整张大白纸粘在一起的万人书卷好。而小刘会计找来的大白布,扯成一米宽,四米多长,上面用鸡血写着“还我庄老师,惩办诬陷人”,看上去触目惊心,十分具有震撼效果。
夜里十点多了,众人才陆续散去。路上大家说着白天的事,一个个直后悔,就不该让他们把庄老师带走,“就凭那几头烂蒜,我一个人都能把他们放倒。”“可不咋的,我都想伸手了,被庄老师拦下来了,临走他还嘱咐我别担心,把家里盖房子的材料经管好,明年就能住上新房了。人家那么有钱,能惦记咱们这点,我和他们说,他们却说越是大贪官装的越像个好人。”
时间没有因为谁的离开而停止。鸡鸣之后,陆续有人家起来烧火做饭,这在农闲时节显得不太寻常。早饭过后,一些人陆陆续续的来到村部。之后在老吴书记的带领下向乡下出发。有的赶着驴车有的蹬着自行车。第一班的早班车被这群人挤得满满的,有不满意的乘客抱怨一下,火气暴躁的村民一把将他推下车说:“师傅开车,叫他做下一趟。”司机识趣的一句没说,启车上路。
一路晃悠了三个多小时,中途还倒了次车,总算到了,连开车司机都似乎松了口气。
一群人直闯行署领导办公室。一个姓徐的秘书长接待的大家,说:“大家一定要相信组织,组织是不会冤枉一个好人的,连大运动时的冤假错案不都平反了吗。”徐秘书长极力表示对老庄的同情,并亲自代表行署专员林正华区长收下,表示立刻前去与专案组沟通。这时新辽市是县级市,同时也是新辽地区行政公署驻地,最高行政长官就是行署专员,相当于别的地级市的市长,可称呼一般叫区长,称呼专员的往往都是在解放前,解放了你再叫人家专员,人家是不高兴的,于是区长这个可大可小可有可无的及其模糊的名称流行起来。出现了区长管着市长的现象。十年后,又来一轮大反转,地区行署纷纷变成地级市,县级市又时髦该成区了,这样又变成市长管着区长了。
大家在离开大接待室后,就在行署办公楼前的台阶上等起来。这时霜降已过,正是变天时节,西北风呼呼的刮,由暖转寒,人们的身体十分敏感,人们只愿意在暖和的屋里猫冬。可是这群来自十家子的质朴的农民兄弟们,衣衫褴褛,裹紧未必有多大作用的破棉袄,在台阶之上,做着无言的抗争,一心想领回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无限新希望的老庄老师。
他们化身一具具生动的雕塑,向社会展示着他们的不屈不挠,让世人明白一心对他们好的人是谁。后来又找来两根竹竿把血书条幅高高举起。行署外面围观的观众络绎不绝。其中还夹杂大小报记者。有些人拿着笔不顾寒冷拼命记录十家子发生的反腐事件。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