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老丈人上门(2/2)
接着缓一缓又道:“这大棚对我们来讲就是金点子,曾经六七十年代我们尝试搞过,可惜技术不成熟,塑料不好,风一吹,天一冻就碎了,而且极度缺乏物资,老百姓自己都穿不暖,哪有棉花给蔬菜盖被,后来就不了了之了。现在我们国情大不一样了,百姓的日子好过多了,再不会为吃饱担忧,人们想的是如何提高生活质量,这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大棚技术正是应运而生,我刚刚向老庄了解一下这种大棚塑料结实耐用优点多多,更重要的是已经能国产了,在技术问题也没了障碍,大棚发展这正是时候啊。十家子的村民靠着这个一定能先富起来。希望你们多出几个万元户。”
吕书记水平很高,大家听得精神振奋,不觉热烈鼓起掌来。
大家顺着路参观一下圣泉神庙遗址,看着幽深的大坑以及摆放整齐的一大溜旧砖瓦,,感觉规模很大,又好奇的参观一下出土的石像和石碑,被这悠久的历史文化深深吸引。
出来放眼远望规划好的的各个区域,一张硕大蓝图呈现在众人面前。吕书记对吴支书说:“你们十家子隐藏的很深呀,一个规模上来讲超过省级的大项目,被你们悄无声息的确立起来了,连我这个乡长都不知道。要不是借着陪我董叔的机会,我还被蒙在鼓呢。待会一定得罚你老吴几杯。”大家嘻嘻哈哈说着笑话。老董听着,老庄介绍着,不由得对这处桃花岛无限向往,说:“我退休了,就来这里,种上点蔬菜,种点粮食,闲着钓钓鱼,摘宅果子,说啥不回县里了,呆够了。老了你们得养活着我俩。”庄蕊在一旁说:“那可太好了,我最喜欢人一家人在一起了。我和锅锅一定把你们照顾的好好地。”
董奶俯身把她抱了起来,亲了一口,“真是奶奶的乖孙女,可没有白疼你呀。”
这时小刘会计来了说:“梅书记和陆处长到了,咱们回去吧,马上开席了。”
回来,一进院,梅书记和老陆迎上去和大家亲热的打着招呼,外面并排摆开的几口大锅已是热气腾腾。
客厅屋里放了两张桌,杯盏酒饮料一应俱全。众人落座。男人们围着董爷坐了满满一桌。而女宾们陪着董奶坐了另一桌,外带三个小孩。薛婶把菜趁着热一碗一碗端上来。
最多的大菜是手把羊肉,每桌上了两大海碗,最金贵的是清炖甲鱼,四斤多重的老鳖,外壳已被去掉,搭配着腌瘦肉连汤带水炖了一锅,杀出的龟蛋龟血都炖在了里面,辅以姜葱枸杞,不但大补,而且味道极鲜。每个桌上各上一大碗,剩下的留起来了,等晚上单给董爷董奶吃。
其他的配菜也很丰富,红烧排骨,红烧鲤鱼,海带炖猪脚,小鸡炖蘑菇,四喜丸子,油焖大虾。庄丕一数共八个菜,尽管数量不多,但质高量足,一顿饭下来,薛婶给大家添了好几次菜。手把羊肉啃完的骨头足有一盆。老陆从京城拿来的五十三度的飞天茅台,十个人喝下去七瓶。庄丕看着直啧舌,这七瓶茅台留到后世得值二十几万,半栋楼喝下去了。
中午开的席,一直喝到下午三点多。董厂长尽管久经考验,也还是被放倒了,老庄也没好到哪里,其他的一个个东倒西歪,清醒些的李大厨和滴酒不沾的小刘会计把大家扶到炕上睡下醒醒酒。小董老师直心疼她漂亮的地板革。
五点多了,略略醒酒的陪酒员们陆续回去了。吕书记临走时还一再邀请董厂长去乡里坐坐。
连厨师也带着家什,去了小刘会计家里结账,外人只剩薛婶忙里忙外,收拾着碗筷。梅书记和小董老师拉着董奶开心的拉着家常。
庄丕的房间里,三个孩子围在书桌前,庄丕正在给庄蕊和小月讲着后世的笑话,逗得两人狂笑不止。这时董爷进来了,对庄丕说:“陪着爷爷转转去,今天不回去了,明天一早,我让小月送我,这丫头年纪不大,车开的贼溜。”
三个孩子一窝蜂似的出屋,董厂长跟在后面。沿着门前的土路向前走着,没有向那些大型项目的方向而去,而是在村里转悠起来。
秋收结束后,很多人家正忙着备料,计划明年开村建房。院子了的大砖跺随处可见,很多人家的檩木也都备齐了,日子宽裕点的买的是松木檩子,条件差些的买的是当地的杨树和桦树,这些东西很便宜,走个几十里进山可以说随便砍,看个几十颗自家建房用不用花钱。而松木则是来自北面林区运到这里一立方也得一百多,一家的檩木加窗户门用料怎么也得四五百。把这钱省下来差不多能顶雇泥瓦工钱了,简单点盖,一分钱不花差不多就把房子建起来了。而建的好一点的,自己再花上个三两千三千的,盖得将是十分漂亮。
请访问最新地址www.83kk.net